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基于最小能耗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路由算法

        基于最小能耗的無線傳感器網絡路由算法

        作者: 時間:2011-08-16 來源:網絡 收藏

        通信模塊存在發送、接收、空閑和睡眠4種狀態。通信模塊在空閑狀態一直監聽信道的使用情況,檢查是否有數據發送給自己,而在睡眠狀態則關閉通信模塊。從圖2中可看到,無線通信模塊在發送狀態的能量消耗最大,在空閑狀態和接收狀態的能量消耗接近,略少于發送狀態的能量消耗,在睡眠狀態的能量消耗最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1585.htm

        b.jpg


        1.2 LEACH協議分析
        最早的分簇協議是由Wendi等三人在2000年提出的LEACH,全稱為“低功耗自適應集簇分層型協議”。LEACH的每一輪操作分為兩個運行階段:簇建立階段和簇穩定運行階段。由于簇建立階段是屬于額外的通信需求,所以穩定運行的持續時間要遠大于建立階段持續的時間。
        在簇建立階段,節點隨機生成一個0,1之間的隨機數,并且與閾值T(n)做比較,如果小于該閾值,則該節點就會當選為簇首。T(n)按照下面公式計算:
        c.jpg
        式中:P為節點成為簇首節點的百分數;r為當前輪數;G為在這一輪中未當選簇首的節點集合。
        簇首節點選定后,廣播自己成為簇首的消息,節點根據接收到的消息的強度決定加入哪個簇,并告知相應的簇首,完成簇的建立過程。然后,簇首節點采用TDMA的方式,為簇內成員分配傳送數據的時隙。以上LEACH存在一個很大的缺陷,即協議沒有說明蔟首節點的數目怎么分布才能遍及于整個。因此,很可能出現被選的簇首節點集中在某一區域的現象,這樣就會使得一些節點的周圍沒有任何簇首節點。同時,由于簇首節點是隨機選擇的,有可能出現某個節點剩余能量過低而不能成為簇首節點,從而導致失效。

        2 的無線網絡算法
        2.1 算法拓撲結構
        圖3所示為無線網絡路由算法的拓撲結構。整個網絡的節點被分為匯聚節點、簇首節點和普通節點。網絡由若干個子區域組成,子區域自主產生簇首節點,區域內的其他節點和簇首節點通信并通過簇首節點將數據傳輸給匯聚節點。

        d.jp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宁县| 阿克苏市| 三亚市| 长岛县| 遂宁市| 铁岭县| 黄平县| 天祝| 咸丰县| 盐边县| 比如县| 四子王旗| 黑山县| 上栗县| 景东| 峨边| 通道| 自贡市| 湛江市| 电白县| 天长市| 通州区| 昭通市| 甘洛县| 双城市| 巧家县| 四平市| 江孜县| 颍上县| 丁青县| 泊头市| 公安县| 镇巴县| 浮梁县| 盐边县| 彭山县| 桃园市| 道真| 柏乡县| 四平市|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