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無線傳感器遙測系統設計方案
本系統采用摩托羅拉公司的編碼器MC145026及譯碼器MC145027。MC145026/27是Motorola公司生產的用于通信的配對芯片,它是一種低壓CMOS編譯碼器件,具有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廣泛應用于遙控遙測電路[5]。它們的基本特性是:
(1)當編碼器發送腳TE(14腳)接地(低電平時),編碼器將5位地址及4位數據以不同的脈沖編碼方式串行輸出,每發送一次,編碼器自動送出兩串相同的地址、數據脈沖串(由15腳輸出)。
(2)譯碼器接收到編碼器發送的第一串脈沖信號后,若譯碼器的5位地址與編碼器的5位地址完全相同,則將傳送來的4位數據送入寄存器;接到第二串脈沖信號,再經過第二次核對,若地址無誤,數據與第一次相符,才將4位數據送到輸出端并鎖存;VT腳由低電平變高電平,表示接收信號,此高電平一直保持到有新的數據輸入或間隔4次數據傳輸的時間而無新的數據輸入為止。
(3)每傳輸一次所需要的時間取決于內部振蕩器的工作頻率,由片外的RC參數決定。振蕩頻率可在1.71~362KHz范圍內選取。
(4)靜態電流特別小,編碼器小于1uA,譯碼器一般也小于100uA。
3.1.3數據處理單元設計
系統采用了單片機AT89S53,完成對所需測量的參數進行定時采集、計算、誤差處理、存儲以及數據的發送控制等。 AT89S53是一個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單片機,片內含12k Bytes ISPD串行編程可反復擦寫1000次的Flash只讀程序存儲器,芯片內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處理器和ISP Flash存儲單元,功能強大的微型計算機的AT89S53可為許多嵌入式控制應用系統提供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
AT89S53單片機設計和配置了振蕩頻率可為0Hz并可通過軟件設置省電模式。空閑模式下,CPU暫停工作,而RAM定時計數器,串行口,外中斷系統可繼續工作,掉電模式凍結振蕩器而保存RAM的數據,停止芯片其它功能直至外中斷激活或硬件復位。
A/D變換器輸出的Q0~Q3及DS1~DS4采用查詢方式將千、百、十、個位數輸入單片機,并將這4位數分別存入RAM中。輸入的數據可以是正值或負值,這可根據千位的Q2來判斷:Q2=1時,數據為正;Q2=0時,數據為負。通過軟件來判別Q2是否為1,即可確定符號位的正負。由單片機程序控制,順序地將符號位、千位、百位、十位、個位數逐位地通過單片機輸出到無線通信芯片。單片機除了上述功能外,它還可以利用軟件進行計算和數據處理,對非線性傳感器進行校正,或對某些有規律的誤差進行自動補償,這樣可充分發揮單片機的功能,并提高測量的精度。
3.1.4無線通信單元設計
無線通信模塊采用Chipcon 公司的CC2420 作為該模塊的核心器件。該芯片是符合IEEE802. 15. 4 規范、工作在2. 4 GHz ISM 公用頻道的射頻收發器[6]。該收發器低功耗、抗干擾能力強,具有輸出強度和收發頻率可編程等特點。一般相近兩個節點間的通信距離為10 ~ 100 m,在加大無線發射功率后,可增加到1 ~ 3 km。其最大收發速率為250kbps。該芯片還具有硬件加密、抗鄰頻道干擾能力強、安全可靠、抗毀性強等特點。
由CC2420 實現物理層的數據收發和底層控制,通過SFD,FIFO,FIFOP 和CCA4 個引腳表示收發數據的狀態; 處理器通過SPI接口與CC2420 交換數據、發送命令。CC2420通過簡單的四線(SI、SO、SCLK、CSn)與SPI兼容串行接口配置,這時CC2420是受控的。AT89S53的SPI工作在主機模式,它是SPI數據傳輸的控制方,CC2420設為從機工作方式。AT89S53與CC2420引腳連接圖如圖2所示。

圖2 AT89S53與CC2420引腳連接圖
CC2420的外圍電路包括晶振時鐘電路、射頻輸入/ 輸出匹配電路和微控制器接口電路三個部分。CC2420可以通過4線SPI總線設置芯片的工作模式,并實現讀/ 寫緩存數據,讀/ 寫狀態寄存器等。通過控制FIFO和FIFOP管腳接口的狀態可設置發射/ 接收緩存器。CC2420通過SI引腳接收從單片機AT89S53輸出的數據信號,并通過SO引腳把數據發送出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