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IEEE1451標準的IP傳感器的設計方案介紹
圖1 數據包為1024字節時IP傳感器的網絡時延
圖2 不同網絡數據包下IP傳感器平均時延分布
從圖中可以看出,如果不考慮數據包丟失和個別異常情況,雖然IP傳感器的網絡時延總是隨機存在的,但網絡時延的幅值以及幅值變化率卻都是有界的,即網絡時延tvar 總是在一定范圍內隨機變動。數據流量對IP傳感器的網絡時延有一定的影響,平均時延Tvar 隨著網絡數據包的增大而呈現顯微的由小到大的變化過程。 實驗結果表明,經過一定的傳輸時延后(對于1024字節的數據包,考慮到90%的概率,局域網為23~36ms,廣域網為408~580ms) , IP傳感器可基于以太網與其它的網絡主機進行可靠的數據交換,可廣泛應用于非嚴格實時要求的網絡化傳感、測量系統中完成現場設備的信號采集。 5 結束語 21世紀將是嵌入式Internet的時代,據有關專家預測,下一代網絡設備中嵌入式設備將大大增加,70%的將是嵌入式設備。如果嵌入式傳感器設備能夠連接到Internet,則可以方便、低廉地將信息傳送到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可以預見,隨著以太網等網絡技術的完善和成熟,基于嵌入式Internet技術所開發的IP傳感器必將在分布式網絡化傳感、測量和控制應用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并將帶來測控系統本身新的變革:現場傳感器將與普通計算機一樣成為網絡中的獨立節點,傳感器信息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跨越網絡所能及的任何領域。
tcp/ip相關文章:tcp/ip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