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感器網絡智能建筑節能系統數據傳輸協議設計與實現
1.2 控制子系統
控制系統主要是對智能建筑中不同物理設備進行控制。由于不同設備的控制接口不同,需要設計不同的控制節點。對有WiFi或紅外接口的設備,如空調等可直接設計相應的紅外或WiFi收發器對其控制;對類似燈光僅僅包含開、關兩種狀態的設備,設計了電源開關控制器,如圖3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1132.htm
2 可靠傳輸的設計與實現
由圖2可知,數據傳輸協議貫穿無線傳感器網絡智能建筑節能整個系統,對系統的穩定、高效運行具有重要意義。在智能建筑節能系統中,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將智能建筑節能系統中的數據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關鍵數據(Critical Data),如控制命令、環境變化告警等信息,這部分信息很關鍵,對系統的功能實現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傳輸質量要求很高;一類是重要數據(Important Data),如路由等信息,這部分信息也比較重要,但允許一定的丟包率和延時;一類是一般數據(Norreal Data),如周期性采集到的溫濕度、光強等信息,這部分信息冗余度比較高。
2.1 體系結構介紹
本系統軟件部分底層(包括MAC層和物理層)采用IEEE 802.15.4協議,其調制方式為OQPSK,速率為250 Kb/s;IPv6微型協議棧包括UDP,TCP,ICMPv6等基本協議,以及在節點之間建立和維護多跳路由的MSRP(Mobile Sensor Routing Protocol)路由協議;在MAC層和IPv6微型協議棧之間引入了一個適配層,這是由于IEEE 802.15.4支持的數據包長度最大為127 B,當接入對象網絡協議支持的最大數據包長度超過127 B時,需要對數據包做分片處理;另外,協議棧里面包含兩個獨立的緩沖區,一個是發送隊列,一個是接收隊列,分別用于數據的發送和接收,如圖4所示。
2.2 可靠傳輸的設計與實現
數據的發送:若有數據需要發送,要先將其放入發送隊列排隊輪詢,然后為其裝配適配頭,再經由MAC層對其處理發送。在收到下一跳節點對其回傳的ACK后將數據從發送隊列中清除,這樣就完成了一次數據包的發送。
數據的接收:當節點接收到底層傳上來的數據后,根據數據包的類型進入不同的處理函數,若節點接收到數據包是普通的Data包,則將數據放入接收隊列,然后交由適配層進行處理,根據目的地的不同選擇本地處理或轉發。
數據的重傳機制:在傳統的IEEE 802.15.4協議中,在發送數據包給下一跳時都需要下一跳回復ACK,當超時沒有收到ACK時則進行數據重傳,最大重傳次數(macMaxFrameRetries)默認為3。3次重傳失敗后,直接丟棄數據包。
由此可見,傳統的傳輸協議不對數據包進行分類,僅考慮單隊列傳輸。另外,在節點對逐跳提供了最多3次的重傳,無法保證關鍵信息包(如對空調的控制等信息)的準確傳輸。因此,需要對協議進行改進,對數據包進行優先級分類,利用優先級隊列管理的思想,同時對關鍵信息包提供端到端的保證,以滿足無線傳感器網絡建筑節能系統數據傳輸的應用需求。
2.2.1 優先級隊列傳輸
根據三類不同的數據類型,將數據分為三個優先級,高優先級(High Priority,HP),中優先級(Middle Priority,MP),低優先級(Low Priority,LP)。每個節點內部有高、中、低三個優先級的FIFO(First In First Out)隊列,分別表示為HP,MP,LP,并具有相同的緩存區長度,每個隊列按照重要性的不同分配給不同的權值。當一個數據包到達時,首先應該通過數據包分類器進行過濾,按照種類的不同進行優先級劃分,然后被添加至不同隊列的隊尾。優先級從列如圖5所示。
對任意優先級隊列,當檢測到隊列長度θL超出某一設定閾值θthr時,并不是立即啟動置擁塞狀態指示位C,而是以概率P置位(概率P的選擇采用隨機早期檢測的方法,Random Early Detection,RED),這時說明網絡即將出現擁塞或已出現輕微擁塞;當θL超過設定的閾值θthr,表明網絡已經發生嚴重擁塞,為了盡快減緩擁塞,必須對數據包進行丟棄策略。在獲得信道訪問權進行隊列調度時,從高優先級往低優先級的順序依次調度,保證高優先級數據的及時性。同時為了保護高優先級信息的傳輸,將這些信息賦予高優先級的信道訪問權,優先占用信道,使得這部分信息傳輸具有更少的退避時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