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一種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生物信息檢測系統節點電源設計

        一種基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的生物信息檢測系統節點電源設計

        作者: 時間:2012-02-24 來源:網絡 收藏

        2.2 基于壓電材料的振動能量轉換
        振動源采用壓電晶體,利用其壓電效應實現機械振動能到電能的轉換,可以利用正壓電效應發電。由于壓電材料產生的是低交流電壓、極其微弱的電流,產生的電流是瞬間和交替的,它以不規則的隨機突發形式提供能量,而且在電能提取過程中具有阻尼效應。因此需要壓電發電電路,對壓電發電裝置產生的電能進行能量轉換和存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1053.htm

        c.jpg


        壓電晶體充電等效電路如圖3所示。L1是匹配電路的初級電感,I1是流入初級電感的電流,L2是次級電感,I2是流出次級電感的電流,M為互感,C2為次級電容,Iin是流入整流電路的電流,Vin是整流前C2兩端電壓,I是流入儲能電容的電流,Vrest是儲能電容兩端點電壓,Cst為總儲能電容,由于Cst的值遠遠大于C2,因此Vrest在每個充電周期里是固定不變的。從能量源的角度出發,壓電材料等效為交流電流源,Ip和等效電容Cp并聯。
        2.3 能量轉換電路
        通常使用的電壓是直流電,而壓電振子輸出的是一種交流電,不能直接作為供電,這就需要相關的整流濾波電路,將壓電材料振動產生的交流電壓變為脈動的直流電壓,經濾波得到平滑的直流電壓。

        d.jpg


        本系統采用能量利用效率較高的橋式全波整流電路,如圖4所示。D3~D6構成橋式整流電路,4個二極管輪流工作,Vac正半周時,D4和D6導通;Vac負半周時,D3和D5導通。當I2對C2(圖3)進行充電時,C2兩端電壓上升,C2兩端電壓升高到Vrest時,整流二極管導通,C2兩端電壓被鉗位到Vrest,I2通過整流二極管對Cst進行充電;當整流二極管均截止時,C2對前端進行放電。但此時輸出的電壓是脈動的,含有較大的紋波,必須通過濾波加以消除,才能得到平滑的直流電壓。該電路中采用470μF電容進行濾波,保證電路中電壓和電流的穩定。當輸出電壓在一定范圍內變化時,該電路具有很好的穩壓性能。
        2.4 儲能電路設計
        超級電容作為一種新型的電力儲能元件,既具有靜電電容器的高放電功率優勢,又像電池一樣具有較大的電荷儲存能力。同時,超級電容還具有循環壽命長、功率密度大、充放電速度快、高溫性能好、容量配置靈活、免維護等優點。
        本系統采用SU2400P-0027V-1RS超級電容設計了儲能模塊,其額定容量為300 F,額定電壓為2.7 V,具有較高的功率比、能量比和較低的等效串聯電阻,其工作原理如圖5所示。當外加電壓加到超級電容器的兩個極板上時,極板的正電極存儲正電荷,負極板存儲負電荷,在超級電容器的兩極板上電荷產生的電場作用下,在電解液與電極間的界面上形成相反的電荷,以平衡電解液的內電場,這種正電荷與負電荷在兩個不同相之間的接觸面上,以正負電荷之間極短間隙排列在相反的位置上,形成雙電荷分布層,因此電容量非常大。當兩極板間電勢低于電解液的氧化還原電極電位時,電解液界面上電荷不會脫離電解液,超級電容器為正常工作狀態(通常為3 V以下),如電容器兩端電壓超過電解液的氧化還原電極電位時,電解液將分解,為非正常狀態。隨著超級電容器放電,正、負極板上的電荷被外電路釋放,電解液界面上的電荷響應將減少。由此可以看出,超級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始終是物理過程,沒有化學反應,因此性能是穩定的,與利用化學反應的可充電電池是不同的。

        e.jpg


        2.5 DC-DC升壓電路
        DC-DC升壓電路選擇MC34063,其性價比高,效率高。如圖6所示,輸入電壓Vin是2.5~40 V,輸出電壓V1是5V。

        f.jp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德县| 灯塔市| 郧西县| 正安县| 德惠市| 贺州市| 沙河市| 瑞金市| 遂溪县| 澎湖县| 沙湾县| 正定县| 香港| 弋阳县| 苍溪县| 咸宁市| 昭平县| 全椒县| 江阴市| 长治县| 林周县| 铅山县| 望都县| 道孚县| 平度市| 靖远县| 从江县| 科技| 鹿邑县| 嘉义县| 旌德县| 攀枝花市| 蛟河市| 武冈市| 河津市| 运城市| 乳山市| 津市市| 渭源县| 正宁县|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