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松編程實現無線遙控
無線收發組件中,315MHz收發組件是常用的一種,如在機動車防盜應用方面使用315MHz組件的就很多,一般電子商店出售的這種模塊,發送和接收都是三個接線端子,一個數據端,另外兩個則是電源端,且相對較便宜,作者所買的一對才13元,若要自制則相對要困難些,因為類似遙控電路這種高頻電路其調試是很專業的,需要專用的設備和儀器,大家可參考這方面的資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0978.htm電路功能
本文所介紹的無線收發電路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2051單片機作為編碼和解碼電路的核心器件,接收端采用1602字符液晶顯示器顯示所接收到的數據。
工作原理
首先介紹編碼電路。在使用過程中,筆者直接將發送模塊的三個端子與自制的一塊學習板相連,沒有添加其他電子元件,屬單片機最小系統,S1和S2為兩個按鍵,本文程序未用。圖1所示為發送端電路圖,圖2為接收端電路圖。
接收端將接收到的數據送入單片機的同時,還會驅動發光二極管以便對硬件和軟件糾錯,若數據接收成功還將顯示在1602液晶顯示器上,因本文主要是介紹無線遙控,關于1602字符液晶顯示器的原理與應用不做介紹,讀者可以參考《無線電》以往的相關文章,如果出于成本和程序難易程度的考慮,也可改用7段數碼管甚至用發光二極管來作數據的顯示。另外要注意一點,發送端和接收端的時鐘晶振的頻率必須要相同,否則編程會很麻煩甚至數據無法正常接收,這一點在介紹程序時還會提到。
軟件方面,借鑒了紅外遙控的編碼思路,首先發送引導脈沖,緊接下來是數據碼和數據反碼,這一過程是在定時中斷里面完成的,定時時間一到就調用一加法程序,然后將結果作為數據發送出去,計數器溢出后就清零進入下一循環。
引導脈沖由一個低電平和高電平組成,每個高低電平延時大約11ms,這個靠11ms的延時程序來實現,數據碼和反碼每個位也是使用這個延時,可以說這11ms的延時就相當于比較簡單的通信協議,也是發送和接收程序的核心部分,只要兩邊的延時相同,00H到0FFH內的數據都能被正確接收,接收端檢測到1 lms的高低電平變化后,就調用11ms的延時來判斷數據0和1,并將正確接收到的數據顯示在液晶顯示器上。前面已講過若時鐘晶振的頻率不同那么發送端和接收端的延時子程序就要計算得相一致,這樣程序編制就很麻煩甚至不能正常接收數據,這一點和單片機的串口通信是同樣的道理。加入數據反碼為的是提高抗干擾的效果,接收端的程序中就可以設置兩個數據存儲器,一個放原碼一個放反碼,接收完畢再將兩個存儲器的內容作比較即可判斷是否接收正確,若正確再執行應執行的程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