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無線傳感器網絡同步算法的研究與探討

        無線傳感器網絡同步算法的研究與探討

        作者: 時間:2012-05-15 來源:網絡 收藏

        假設網內任意節點i,對應其所有的鄰居節點的時隙差值為△tij,可以算出所有鄰居節點的時隙偏差值的加權平均值為εi,時隙修正量ωij。節點互過程如圖1所示,假設節點5能感知其鄰居節點(節點3、節點6、節點9)的參考時隙偏差△t53(n)、△t56和△t59(n),從而計算出自己的時隙調整量:
        ε5=ω55×0+ω53△t53(n)+ω56△t56(n)+ω59△t59(n) (7)
        式中ω55+ω53+ω56+ω59=1,然后計算出參考的時隙基準:
        t5(n+1)=t5(n)-ε5(n) (8)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0602.htm

        ,式中N為的節點數。一種可行的權值選擇方法是采用鄰居節點的算術平均法,把相鄰的節點的時隙偏差算術平均后作為時隙的修正量。對此的收斂性的仿真分析得出,隨著節點覆蓋半徑的提高,每個節點的連通度增大,的最大跳數變少,因而收斂速度提高。平均迭代38次可以達到最大時隙偏差收斂到10-5以下。

        5 總結及展望
        本文從時間的概念出發,首先簡要介紹了幾種典型的時間及分析了他們的優缺點,并對它們的時間同步算法的性能進行了綜合比較,然后還介紹了與傳統基于時間信息交換的時間同步算法不同的兩種新技術:螢火蟲同步技術和協作同步技術。雖然目前對于時間同步算法的已經取得了如此大的進展,但是基于網絡的不同的應用特征,還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作進一步的和發展:
        ①大規模無限傳感節點的時間同步。現有的大部分時間同步算法都是在實驗室平臺,是基于幾個或小規模的單跳網絡節點的仿真和研究。而現實中,隨著節點的低成本、微型化,及實際中的應用,大規模的多跳的自組網的傳感器網絡的研究將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②魯棒性和容錯性的研究。現有的時間同步算法基本上都是在實驗室或較簡單的室外環境下實現的,和實際的不可預測的、惡劣的真實環境相比,存在更多的干擾因素,因此時間同步算法在現實中的魯棒性和容錯性的研究也將是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③可拓展性的研究。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生產商很多,網絡中一般會包含大量的不同類型的移動傳感器節點,時間同步算法要相互兼容就需要很好的可拓展性,因此時間同步算法的可拓展性也值得進一步研究。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與實際應用相關的,不同的應用需要不同的時間同步精度和能耗要求,因此對時間同步的需求也是多種多樣的,應該結合特定的實際應用來研究和開發時間同步算法。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拜泉县| 措勤县| 琼结县| 海阳市| 浦东新区| 清镇市| 容城县| 镇赉县| 灵川县| 峨眉山市| 西和县| 平安县| 抚远县| 上饶市| 大安市| 浏阳市| 天峨县| 莱州市| 延吉市| 灵丘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定结县| 当阳市| 青河县| 英山县| 安西县| 神木县| 汪清县| 扶绥县| 鸡泽县| 汝南县| 临洮县| 方山县| 龙岩市| 芜湖县| 渑池县| 潢川县| 恩平市| 新乡县| 庆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