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組成網絡的基本單元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解析方案

        組成網絡的基本單元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解析方案

        作者: 時間:2012-06-20 來源:網絡 收藏

        是新興的研究領域,在軍事、環境、健康、家庭、商業領域等許多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在應用前景。網絡的迅速發展,給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設計和管理提出了許多挑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0401.htm

        無線傳感器網絡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集數據采集、處理及通信功能于一體的分布式自組織網絡。無線傳感器網絡由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的多個具有無線通信、傳感、數據處理功能的網絡節點。傳感器節點負責采集、處理、壓縮數據、中轉其他節點的數據包并將數據包發送出去。在不同的應用中,傳感器網絡節點的結構不盡相同,一般由數據采集(傳感器、A/D轉換器)、數據處理和控制(微處理器、存儲器)、無線通信單元(無線收發器)和供電單元(電池)等。

        相對于傳統無線網絡節點,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具有明顯的技術特點:(1)網絡節點密度高,數量大;(2)節點的計算和存儲能力有限;(3)節點體積微小,通常攜帶能量十分有限的電池,節點能量有限;(4)通信能力有限,傳感器網絡的通信帶寬較窄,節點間的通信單跳距離通常只有幾十到幾百米,因此在有限的通信能力下如何設計網絡通信機制以滿足傳感器網絡的通信是必須考慮的問題;(5)各傳感器節點位置隨機分布,具有自組織特性。

        由于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具有以上特點,在節點的設計上,要求節點硬件成本較低、必須低能耗、必須支持多跳的路由協議。IEEE802.15.4/ZigBee協議充分考慮了無線傳感器網絡應用的需求,具有設備省電、通信可靠、網絡自組織、自愈能力強、成本低廉、網絡容量大、網絡安全等特點。由這些要求,進行了支持802.15.4/ZigBee協議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硬件設計。

        網絡結構

        節點可以組成三種拓樸結構:星型結構、網狀結構(Mesh)和簇狀結構(Cluster tree)。節點以自組織形式構成網絡、每個節點都可以自主采集數據,數據通過單跳方式或多跳中繼方式送到匯聚節點(Sink節點)。匯聚節點將收集的數據發送到遠程的控制中心,或通過RS232接口把數據發送給PC機進行數據處理和存儲。

        節點設計

        節點硬件采取模塊化結構設計如圖1所示,由運算及通信子板、傳感器子板、充電及狀態顯示子板構成。運算及通信子板由微處理器、數據存儲電路、無線通信模塊、電源管理模塊等組成,主要作用是儲存、處理數據,完成節點間的無線通信并為系統提供能量。傳感器子板由若干傳感器組成,負責監測區域內信息的采集。充電及狀態顯示子板由充電模塊和LCD液晶顯示模塊組成,用來顯示節點電池充電情況節點的工作狀態以及電池的電量。

        微處理器電路

        微處理器電路采用Atmel公司的ATmega128L微控制器,它采用低功耗CMOS工藝生產,基于RISC結構,具有片內128KB的程序存儲器(Flash)、4KB的數據存儲器(SRAM)和4KB的EEPROM,有8個10位ADC通道、2個8位和2個16位硬件定時/計數器、8個PWM通道,具有可編程看門狗定時器和片上振蕩器、片上模擬比較器、JTAG、UART、SPI、I2C總線等接口。ATmega128L可在多種不同模式下工作,除了正常操作模式外,還具有六種不同等級的低能耗操作模式,因此該微控制器適合于低能耗的應用場合。

        ATmega128L的工作時鐘源可以選取外部晶振、外部RC振蕩器、內部RC振蕩器、外部時鐘源等方式。工作時鐘源的選擇通過ATmega128L的內部熔絲位來設計,熔絲位可以通過JTAG編程、ISP編程等方式設置。本設計中ATmega128L采用兩個外部晶振:7.3728MHz晶振作為ATmega128L的工作時鐘;32.768kHz晶振作為實時時鐘源。

        數據存儲電路

        由于無線傳感器節點的通信模塊傳輸能力有限,加上節點工作的占空比非常小,很多數據不能實時轉發出去,所以需要有一個可管理的存儲器存儲這些數據,暫存自己采集的或需要轉發的其他節點采集來的數據。本設計選用512KB串行FLASHAT45DB041存儲數據。與普通的數據存儲器相比,該芯片具有功耗低、體積小、串行接口、外部電路簡單等特點,適合傳感器節點使用。

        無線通信模塊

        無線通信模塊采用無線射頻CC2420模塊。它是Chipcon公司在2003年底推出的一款兼容2.4GHz IEEE802.15.4標準的無線收發模塊,基于Chipcon公司的SmartRF03技術,使用CMOS工藝生產,工作電壓低、能耗低、體積小,具有輸出強度和收發頻率可編程等特點。該芯片只需晶體振蕩器及負載電容、輸入/輸出匹配元件和電源去耦電容等很少的外部元件即可正常工作,可確保短距離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其最大收發速率為250kbps。

        CC2420有33個16位配置寄存器、15個命令選通寄存器、1個128字節的發送FIFO緩存區、1個128字節的接收FIFO緩存區、1個112字節的安全信息存儲器。CC2420與處理器的連接比較簡便,它使用SFD、FIFO、FIFOP和CCA四個引腳表示收發數據的狀態;處理器通過SPI接口(CSn、SO、SI、SCLK)與CC2420交換數據、發送命令,使用RESETn引腳復位芯片,使用VREG_EN引腳使能CC2420的電壓調整器,使其產生CC2420所需要1.8V電壓,從而使CC2420進入正常工作的狀態;CC2420通過單極天線或PCB天線進行通信。

        CC2420需要16MHz的參考時鐘用于數據的收發。參考時鐘可以來自外部時鐘源,也可以由內部晶體振蕩器產生。如果使用外部時鐘,直接從XOSC16_Q1引腳輸入,XOSC16_Q2腳懸空;如果使用內部晶體振蕩器,晶振接在XOSC16_Q1、XOSC16_Q2引腳之間。晶振起振需對CC2420選通命令寄存器SXOSCON使能。

        電源管理模塊

        電能是傳感器網絡非常寶貴的資源,為了保證硬件電路的低功耗設計,節點芯片的選擇均使用低功耗、低電壓工作的芯片。系統采用普通電池或可充電鋰離子電池工作,電源管理芯片采用AD公司的ADP3338-3.3,SOT-223封裝。

        晶振相關文章:晶振原理
        離子色譜儀相關文章:離子色譜儀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山县| 明水县| 孟津县| 万安县| 大丰市| 北辰区| 桂东县| 龙游县| 云梦县| 康马县| 虞城县| 曲麻莱县| 兰坪| 瑞安市| 海伦市| 卓资县| 张家口市| 汪清县| 苗栗市| 巫溪县| 临沭县| 行唐县| 临沧市| 龙岩市| 河间市| 麦盖提县| 石柱| 梅州市| 清水河县| 陆川县| 偏关县| 铅山县| 罗平县| 涞源县| 贺州市| 都匀市| 西畴县| 比如县| 乌兰县| 呼图壁县| 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