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疫病監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4.3 疫病與防疫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疫苗管理功能:針對疫苗的數量、進貨時間、生產日期或批號等進行管理:主要操作有:疫苗信息錄入、修改、刪除、查詢,各奶牛場疫苗注射情況查詢。
(2)接種管理功能:與牛只管理相關聯,存放每頭牛或每群牛的防疫免疫接種的信息。
(3)疫情信息管理:對奶牛場常規疾病的監測(如口蹄疫、藍舌病、炭疽、牛白血病、結核病、布魯氏菌病等的發病情況監測),疫病名稱、特征等:主要操作有:疫病信息的錄入、修改、刪除、查詢。
(4)應急預案管理:針對疫情、疫病的發生,提出應急預案或解決辦法:主要操作有:應急預案信息的錄入、修改、刪除、查詢。
4.4 產乳管理
主要記錄日或月產量,并可生成產量報表,可提供牛只或牛群產奶量分析表。
4.5 系統管理
主要進行數據備份與恢復功能,還有用戶管理功能(如用戶權限管理:畜牧管理部門用戶,可查詢奶牛場的疫病監測信息和預防接種情況:系統管理用戶,具有數據備份、用戶權限管理、系統升級權限等)。
4.6 警情報告
當出現疫情時,可及時有效采用多種報告形式。
結語
本項目基于RFID電子標簽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去訪問不斷變化的中心數據庫,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將進一步提升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能力,保障農產品消費安全,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健康發展,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有力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有力促進現代畜牧業發展,提高畜牧業的市場競爭力;有力促進畜牧業部門職能轉變,強化公共管理能力,這對于從源頭上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維護公眾身體健康,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且,隨著奶牛飼養業的不斷發展,提高奶牛個體產乳量、提高飼養牛群總體經濟效益、生產管理水平和對主要疫病的控制水平已經是提升奶牛生產發展的重要措施,從目前的生產現狀以及對奶牛生產和疫病控制管理的要求,奶牛生產引入計算機管理已成為必然趨勢和發展方向。因RFID動物識別應用技術的推行又涉及到相應管理、監察工作流程模式的改變,短期內RFID在動物識別領域不會出現全方位的規模化應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