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感器網絡概念基礎簡介
● MAC層協議
信號的傳輸要靠信道,因此信道也就成為了一種寶貴的資源。怎樣合理有效的分配信道,就是數據鏈路層中的MAC子層要解決的問題了。
無線傳感器網絡經常使用的有三種MAC協議:傳感器協議(S-MAC),分布式能量意識協議(DE-MAC)和協調設備協議。S-MAC協議通過調 配節點的休眠方式來有效地分配信道;DE-MAC則采用周期性監聽和休眠機制,避免空閑監聽和串音,其目的是減少能耗和增加網絡的生存周期;MD協議則能 為大規模、低占空比運行的節點提供了不需要高精度時鐘的可靠通信。
總體來說,無線傳感器網絡的MAC協議在分配信道的同時還要保證系統的能耗最低。
● 路由
在具備底層傳輸協議的保障后,信息怎樣快速地從源傳輸到目的地就是由路由協議來解決了。簡單來說,路由要實現兩個基本功能:確定最佳路徑和通過網絡傳輸信息。數據傳輸的途徑存于路由表,由路由算法初始化并負責維護。
無線傳感器網絡與普通的網絡不同,它有自己的特點:比如能量受限,通信方式以數 據為中心,相鄰節點的數據有著相似性,拓撲結構也在不斷的變化等。與此對應,常規網絡的路由并不一定能適應無線傳感器網絡。
下面來介紹幾種常見的路由協議:
1 泛洪式路由。這是一種非常傳統的路由協議。泛洪式路由不進行維護網絡拓撲和相關路由計算,只負責以廣播形式轉發數據包,因此效率并不高。
2 SPIN。SPIN是一組基于協商并且具有能量自適應功能的協議。節點之間通過協商來確定是否有發送信號的必要,并實時監控網絡中的能量負載來改變工作模式。以上兩種協議都是平面路由協議,依照這種協議,節點并不進行分區歸類。
3 LEACH。LEACH是一種分層網絡協議,它以循環的方式隨機選擇簇首節點,將全網絡的能量負載平均分配到每個傳感器節點,從而達到降低網絡能源消耗的 目的。這里要解釋一下簇,簇是分層路由協議的概念,根據分層路由協議,網絡被劃分成不同簇,每一個簇由一個簇首和簇成員組成,多個簇首形成高級的網絡,簇 首節點不僅負責其轄下簇內信息的收集和融合處理,還負責簇之間數據的轉發。
4 PEGASIS。PEGASIS可謂LEACH的升級版本。按照其規定,只有最為鄰近的節點才相互通信,節點與匯聚點輪流通信,當所有的節點都與匯聚點通信后,節點再進行新一回合的輪流通信。
● 能量管理
能耗是無線傳感器網絡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因為節點長期處于無人值守的狀況下,有效的能耗策略必不可少。
目前最常使用的策略是休眠機制,即在節點空閑時,使其處于休眠狀態,此時其能耗降到最低。但是休眠的節點在轉回正常狀態的時候,往往會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尋找合理的狀態轉換策略是確保休眠機制成功的關鍵。
數據融合是另一項節能技術。多個鄰近節點經常會采集同樣的信息,發送這些冗余信息就給系統增加了不必要的負擔。因此,通過本地計算和篩選,確保發送出最有效的信息就是數據融合的任務。
其他能量管理策略還有沖突避免和糾錯以及多跳短距離通信,這里不再一一敘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