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STM32的條狀指紋采集與拼接系統

        STM32的條狀指紋采集與拼接系統

        作者: 時間:2012-12-07 來源:網絡 收藏


        2 系統軟件設計
        2.1 軟件總體設計
        系統上電后,進行初始化,并進入低功耗等待階段。在低功耗階段,采用低速檢測手指,即間隔一段較長時間發送一次手指檢測指令,如果檢測到有手指,則提高的頻率,進入及拼接流程,否則繼續等待一段時間后再次檢測。軟件總體流程如圖2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9650.htm

        c.JPG


        為提高和拼接的效率,將指紋的幀采集和拼接作為兩個線程進行并行處理。由于指紋的采集采用SPI的DMA方式進行,因此MCU可以以較少的時間來介入查詢采集是否結束,大部分時間用在復雜度較高的拼接部分。指紋采集的第一幀因為還沒有得到可以拼接的數據,而拼接的最后一幀不需要再進行指紋序列的采集,因此這兩個部分的操作是相對獨立的。而其他時刻,指紋的第N幀采集和第N-1幀的拼接是并行進行的。由于采用DMA方式進行數據傳送,采集和拼接并行處理,需要兩個指紋幀Buffer來存儲采集到的指紋幀數據,其中一個供采集使用,另外一個供拼接使用,在進行完一次采集和拼接的并行操作后,對兩個Buffer進行交換使用。
        指紋采集的結束有兩種條件,一種為手指離開傳感器(即不再檢測到指紋),另一種為達到設定的最大指紋有效高度(這里設為288像素,可包含較大指紋有效面積)。當達到上述條件的任何一個時,可判斷指紋采集結束。指紋采集和拼接完成后,對拼接完成后的指紋圖像進行有效性判斷,如果為有效指紋圖像,則進行輸出,否則放棄并給出出錯提醒。
        2.2
        由于環境的差異,采集到的指紋序列可能引入一定的噪聲。為了消除噪聲帶來的差異,需要對指紋序列進行2D高斯濾波,模板為:
        d.JPG
        濾波后的指紋序列,根據灰度紋理信息進行匹配搜索,由于采集環境的差異,需進行一定處理以適應灰度值差異。這里采用MAD準則對第N幀和第N-1幀進行匹配,具體如下:
        e.JPG
        式中H和W分別為灰度匹配區的像素高度和寬度,PN(i,j)為第N幀指紋在(i,j)處的灰度值,PN-1(i+u,j+v)為第N-1幀指紋經過(u,v)位移后在(i,j)處的灰度值,pmeanN和pmeanN-1為第N幀和第N-1幀的圖像灰度平均值。為了節約存儲空間,第N-1幀指紋序列從目標指紋圖像緩存中提取。流程如圖3所示。

        f.JP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畴县| 奎屯市| 牡丹江市| 郴州市| 阳西县| 北安市| 固安县| 孟津县| 金塔县| 南平市| 鹤峰县| 英吉沙县| 乾安县| 亚东县| 松桃| 新河县| 突泉县| 安图县| 武威市| 两当县| 彭阳县| 洛川县| 莎车县| 泾川县| 剑阁县| 台前县| 喀喇沁旗| 黄大仙区| 遵化市| 沂南县| 包头市| 安乡县| 丰城市| 台东县| 陆川县| 安义县| 德庆县| 收藏| 广丰县| 南开区| 玛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