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無線充電技術
充電器或“發送器”和便攜式設備或“接收器”用來有效地在組成電容的合適尺寸金屬表面間實現縱向的準靜電耦合。其中驅動電極或主動電極要比另外一個電極小,上面施加的電壓較高,另外一個電極則是被動電極,尺寸較長,上面的電壓較低。當然正常情況下,電容傳輸的能量是很小的,這與電極面積小有很大的關系。因此,為了滿足給消費設備充電所需的功率水平(例如從5W至25W),需要增加電極尺寸和耦合的電壓值,具體取決于實際的配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9092.htm為了實現耦合電極之間的無線收發、同時盡量減小對外的輻射量,需要進行正確地設計。因此需要進一步理解和確定正確的電極尺寸、它們的設計、工作電壓、功率 值、最佳工作頻率和總的尺寸約束條件。一般情況下,理想的頻率范圍在200kHz至1MHz之間,有效耦合區的電壓值在800V至1.52kV之間。

目前受到廣泛關注的手機無線充電、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技術更多的采用磁場耦合原理設計,其能量傳輸媒介為電感。在發射器與接收器上分別安裝一個平面線圈電感。發射側電感線圈用于產生激勵磁場,根據電磁感應定律,當接收側線圈處在這個磁場中時,在接收側可以產生的電壓大小為:

磁場耦合原理的無線充電技術,更接近于常規的諧振式開關電源。相對于電場耦合來講,技術難度較小,優勢比較明顯,發展速度較快。目前已經形成三個影響力較大的聯盟組織WPC,A4WP以及PMA,各自擁有會員多達幾十甚至上百家公司。其中,WPC與PMA致力于近距離無線充電技術,如我們比較熟悉的手機無線充電。而A4WP的技術定位在遠距離無線能量傳輸,希望能夠實現幾十厘米甚至幾米等級的傳輸距離。試想一下,有朝一日電能傳輸可以像wifi、藍牙一樣隨時隨地、無拘無束,那將是多么令人愉快的場景。
三. 無線充電輻射到底有多大
為了說明這一問題,最令人信服的方法就是直接對比測試了。筆者使用一臺高靈敏度的輻射測試儀對以下物品的輻射水平進行了測試:無線充電器一臺,夏普SH8010C手機一臺,聯想臺式機一臺,索尼無線鼠標一個。營業廳現場工作人員也參與了測試,他使用的手機是三星i579。需要說明的是,輻射測試儀的測量結果是沒有單位的,只有一系列相對或高或低的數值,越高就代表輻射越嚴重。
測試前,測試環境內有數臺電腦、電視、WiFi,這會產生一定的電磁污染。測試儀器的初始值約為70-80。
記者將無線充電器連接電源,放置儀器測試窗口,數值增到了150至180,增量并不明顯,但證明確實有輻射。
為了對比輻射值大小,記者將所帶物品進行一一測試。將無線充電器拿下,對索尼無線鼠標進行測試,數值在120-140之間浮動,無線充電器使用1節5號電池,產生的電壓約為1.5V。
再拿臺式機來測試,該臺式機使用的是19寸寬屏電腦。將測試儀放置屏幕前,數值為200至230,這是用戶使用電腦最常見的位置。將儀器轉到顯示器側面,數值增大到250至300;再移動至顯示器后方,數值增大到400至627。
接下來進行試驗的是手機。用三星手機i579撥打電話,接通一瞬間輻射數值達到427,接通后為200左右;再將夏普SH8010C放置測試窗口撥打電話,接通一剎那數值居然飆到了2000,接通后數值在1000上下浮動。這兩款手機制式不同。
網線測試儀相關文章:網線測試儀原理 汽車防盜機相關文章:汽車防盜機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