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牛人業話 > 揭密無線充電技術

        揭密無線充電技術

        作者:antonine 時間:2013-08-19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在2007年6月7日美國《科學》雜志的網站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研究小組把共振運用到的傳輸上而成功“抓住”了。他們利用銅制線圈作為電磁共振器,一團線圈附在傳送電力方,另一團在接受電力方。當傳送方送出某特定頻率的后,經過電磁場擴散到接受方,電力就實現了無線傳導。這項被他們稱為“無線電力”的技術經過多次試驗,已經能成功為一個兩米外的60瓦燈泡供電。這一消息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掀起了一輪無線輸電技術研究的熱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9092.htm

          2012年9月,Nokia Lumia920發布,原生搭載了接收器,配合相應的充電器,可以方便的實現手機的。緊隨其后,各大手機廠商也競相推出搭載的型號。一時間,無線充電成為普通民眾熱議的話題,“什么原理”,“輻射大不大”,“安不安全”等等,各種討論出現在BBS社區。

          現在筆者就帶您去揭開無線充電神秘的面紗。

          一.無線充電淵源

          無線充電的鼻祖可以追溯到19世紀的尼古拉特斯拉,以及著名的

          的線路和原理都非常簡單,但要將它調整到與環境完美的共振很不容易,特斯拉就是特別擅長這項技藝的人。特斯拉后來發明了所謂的“放大發射機”,現在稱之為大功率高頻傳輸線共振變壓器, 用于無線輸電試驗。特斯拉的無線輸電技術,值得一提。特斯拉把地球作為內導體,地球電離層作為外導體,通過他的放大發射機,使用這種放大發射機特有的徑向 電磁波振蕩模式,在地球與電離層之間建立起大約8赫茲的低頻共振,利用環繞地球的表面電磁波來傳輸能量。這一系統與現代無線電廣播的能量發射機制不同,而 與交流電力網中的交流發電機與輸電線的關系類似,當沒有電力接收端的時候,發射機只與天地諧振腔交換無功能量,整個系統只有很少的有功損耗。

          二.無線充電的原理

          從基本原理上來分,無線充電分為兩類。分別對應的能量傳輸器件為電容和電感。

          

          方式以日本村田制作所為代表。這類無線充電技術,發射器與接收器分別安裝兩個(或兩組)獨立的電容極板,當發射器與接收器靠近時,兩組電容極板形成了兩個電容。電容中通以高頻、高壓交變電流,便可實現電能從發射側到接收側的傳輸。

        網線測試儀相關文章:網線測試儀原理
        汽車防盜機相關文章:汽車防盜機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萝北县| 顺平县| 年辖:市辖区| 葵青区| 拉孜县| 铜梁县| 西峡县| 延庆县| 荔浦县| 普兰县| 奇台县| 祁门县| 栖霞市| 肥东县| 炎陵县| 资中县| 武鸣县| 屯昌县| 湘阴县| 登封市| 山东省| 镇平县| 天长市| 大安市| 叶城县| 甘泉县| 汝南县| 兴城市| 大关县| 栾川县| 青龙| 始兴县| 农安县| 惠水县| 大余县| 澄江县| 霍城县| 石景山区| 阜阳市| 信阳市| 洛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