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CDCT數字無繩電話設計方案

        CDCT數字無繩電話設計方案

        作者: 時間:2006-10-25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通訊化是必然趨勢。本文介紹了一種商業化了的符合中國標準的
        關鍵詞 時分雙工 幀噪聲

        引言

        以其方便、便宜的特點在全世界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傳統的模擬無繩電話有很多不足:1)話音質量低;2)保密性差;3)信道數量少;4)不能支持數據業務。因此,以DECT為代表的數字無繩電話的開發和生產增長迅猛。本文介紹我國第一款獲得國家入網認證的數字無繩電話的思想和


        工作原理

        無繩電話系統可分為送話和受話兩個方向。數字無繩電話當然也不例外。圖1和圖2是數字無繩電話的發送方向和接受方向系統框圖。

        ( Chinese Digital Cordless Telephone )在座機和手機之間使用多載波TDMA/TDD格式,共10個載波,每個載波頻寬1.728MHz,每個載波在時域上被分成24個時隙,使用其中的兩個時隙即可建立雙工連接。當通話建立后,手機只使用十二分之一的時間發送和接收,其余的時間可以用于干其它的事,如監視其它的頻率和載波以尋找更好的語音信道。

        數字無繩電話的數據信號和控制邏輯信號在物理上在同一個載頻上。故數字信號在傳送之前,需進行時域壓縮。接收之后,再進行時域展開。

        考慮到無線信道的非理想性,數據在傳送之前都要進行信道編碼。在的設計中采用了檢錯和錯后重傳的方法。不同的信道采用不同冗余度的編碼。主要采用了兩種檢錯編碼:R-CRC(16 bit CRC)碼和X-CRC(4 bit CRC) 碼。其中R-CRC碼主要運用在A域(控制信號)和要求檢錯重傳的B域(數據信號)的信道編碼。X-CRC碼主要用于非檢錯傳輸的B域的檢錯編碼。參見圖3。

        信道調制主要包括復幀合成和碼字置亂兩方面的內容。CDCT復幀結構如圖3。

        碼字置亂主要是防止連續的0或連續的1序列的出現。CDCT的調制和解調都是VCO開環狀態下實現的,過多的連0或連1都很容易造成解調器的工作點偏移。從而使得誤碼率上升。

        頻率調制采用高斯最小頻移鍵控的調制方式。調制系數為0.5。標稱頻偏為288KHz。從基帶送來的數字信號經三級低通濾波器的濾波后,直接送調制電路。

        系統實現

        在系統的實現上,我們采用了西門子公司的DECT基帶和射頻IC。

        基帶IC包括PMB4925和PMB4725。其中PMB4925是數摸接口電路。PMB4725完成信源編碼、信道編碼、加密、信道調制。PMB4725是一混合集成電路。其內部集成了MCU、DSP和BMC(Burst Mode Controller)。射頻IC包括:PMB4420、PMB4220和PMB4820。這三顆IC和其外圍電路完成頻率調制和解調。硬件實現框圖如圖4。

        BMC完成底層實時性較強的各種邏輯信道的調制和解調;DSP主要完成數據信號的處理;MUC是整個系統的控制中心。它對DSP、BMC和其他外設統一管理。電源管理模塊對整機耗電的各個部分進行動態調整,使得整機耗電最省。

        通話建立的過程如下:在沒有通話時,手機鎖定在任一空閑信道上。當手機發起呼叫時,它將在TDMA幀的后半部分的相應時隙送出一個呼叫請求,通知座機它鎖定的信道。座機收到請求后通知手機轉到指定的信道,在指定的信道建立通話。座機發起呼叫的過程相似。

        軟件結構框圖如圖5

        軟件協議包含五層,由上至下是:應用層(Application Layer――APP),網絡層(Network Layer――NTW),數據鏈路控制層(Data Link Control Layer――DLC),媒體訪問控制層(Media Access Control Layer――MAC),物理層(Physical Layer――PHY)。其中物理層的控制以及部分MAC層的功能由控制芯片內部完成,因此,軟件的構成可以用圖5表示。

        資源管理實體:軟件流程是基于消息驅動的機制,各層發出的消息由資源管理實體進行調度,發送到目標層進行處理,另外負責內存和I/O資源的分配和管理;APP:實現產品的各種功能及其用戶接口;NTW:負責呼叫控制和移動管理;DLC:負責在座機和手機之間的雙向數據傳輸,提供差錯控制的功能;MAC:選擇和動態分配物理信道;低層設備驅動程序:包括對液晶顯示器、鍵盤、EEPROM、DSP等的控制。

        結語

        采用這一實現的產品投放市場已一年,受到了廣大用戶的好評。證明本方案是成功的。

        數字無繩電話產品的設計思想、設計高度和設計難度和模擬無繩電話完全不同。其在原理方面不同:1)數字無繩是時分雙工;模擬無繩是頻分雙工;2)數字無繩采用突發模式;模擬無繩采用連續發射模式;2)數字無繩對話音信號在時域有壓縮;模擬無繩沒有;4)數字無繩對話音信號有延時;模擬無繩沒有。

        在設計時,有以下四個問題比較突出:1)突發模式下的供電能力;2)開環狀態下VCO的穩定性;3)回聲消除問題;4)幀噪聲問題。

        本文提到的一些問題在很多時分系統都同樣存在。比如GSM手機、PHS手機和CDMA手機等。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乌| 五寨县| 兴海县| 淮阳县| 梅河口市| 东明县| 泾川县| 正阳县| 汝城县| 保德县| 吉林省| 京山县| 龙州县| 万宁市| 儋州市| 获嘉县| 汶川县| 修武县| 武宁县| 抚顺市| 岢岚县| 湟源县| 麻江县| 邻水| 准格尔旗| 三原县| 翁牛特旗| 巧家县| 普宁市| 辽阳县| 崇阳县| 关岭| 辽宁省| 佛学| 景德镇市| 三台县| 天等县| 山阳县| 富蕴县| 桃园县|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