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RFID技術的電子標簽在物流網中應用

        基于RFID技術的電子標簽在物流網中應用

        作者: 時間:2009-03-19 來源:網絡 收藏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8171.htm

        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是逐漸走向成熟的自動識別。射頻識別,作為快速、實時、準確采集與處理信息的高新技術和信息標準化的基礎,在生產、銷售、等各個行業有著廣泛的技術能夠對于人員和物品的流動實行快捷準確的管理,從而提高了供應鏈的運作水平。

        1射頻識別技術

        射頻識別技術是一項利用射頻信號通過空間耦合實現無接觸信息傳遞并通過所傳遞的信息達到自動識別目的的技術,而是將射頻識別技術與高度小型化的芯片相結合的目前最為先進的非接觸感應技術。處于網中的每件物品有唯一的編碼EPC(電子產品編碼)的芯片,閱讀器能夠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并獲取物品的相關信息。從而可實現人們對各類物體或設備(人員、物品)在不同狀態(移動、靜止或惡劣環境)下的識別和管理。

        1.1的組成

        系統一般是由標簽、閱讀器和軟件三部分組成。標簽(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標簽有唯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用于標識目標。閱讀器(Reader)是讀取或寫入標簽信息的設備,主要有手持式或固定式。軟件是針對具體的電子標簽的信息管理的操作軟件。電子標簽的讀寫環境是開放的、移動的、無方向性的,它與讀寫器之間的通訊不是通過普通的物理接觸來實現,而是通過射頻技術對電子標簽內的數據進行操作。

        1.2電子標簽的分類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標簽有不同的分類。根據電子標簽供電形式,分為有源標簽和無源標簽。有源標簽使用標簽內自帶的電池能量才能工作。無源標簽利用耦合的閱讀器發射的電磁場能量進行讀寫。根據標簽的數據傳送方式分為主動式、被動式和半主動式。主動式標簽信號傳輸距離遠,使用時受到能量限制;被動式標簽具有永久的使用期,識別距離近;半主動式標簽只對標簽自身內部供電,只有被激活時才傳送數據。射頻識別技術根據標簽的工作頻率(閱讀器發送的電磁波所使用的頻率)不同可分為低頻、高頻、超高頻和微波系統。目前主要分為五個范圍:低頻(30KHz~ 300KHz)、高頻(3MHz~30MHz)和超高頻(300 MHz~3GHz)以及微波(2.45GHz以上)。常見的工作頻率有:13.56MHz,915MHz。根據標簽的可讀寫性分為只讀、讀寫和一次寫入多次讀出卡。根據具體需要來選取電子標簽。

        2射頻技術在物流的應用

        RFID在從采購、存儲、運輸、銷售到服務的物流諸多環環相扣的環節上和社會效益上發揮重大的作用。RFID的應用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2.1RFID技術具體實施

        (1)進貨環節

        采用了RFID技術一改往日傳統的銷售商進貨管理,利用讀寫器獲取貨物及同時到達的物流信息,對貨物自動統計信息并傳入信息系統后入庫;貨物安置在不同的倉庫區域后,可以利用固定的電子標簽讀寫器對貨物在倉庫中的存放狀態進行監控,如指定堆放區域、上架時間等信息的統計。當倉儲區域貨物期限快到時則自動發出報警信號給中央調度系統通知工作人員;出庫時,貨物的信息的變動同樣傳送到相應數據庫。使用了RFID技術使得貨物的登記變得自動化,更加快速準確,減少了人員需求與貨物損耗,實現快速提貨和取貨,并最大限度地減少存儲成本。

        (2)銷售環節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泰来县| 仙居县| 西昌市| 台山市| 齐河县| 永仁县| 东丰县| 信阳市| 南华县| 成武县| 华宁县| 石景山区| 鸡西市| 黎城县| 万荣县| 沙河市| 固原市| 富平县| 黔江区| 新余市| 富裕县| 扶风县| 北海市| 洞头县| 澜沧| 临清市| 衢州市| 延边| 浮梁县| 仁布县| 沛县| 大姚县| 墨江| 蓝山县| 仁怀市| 同仁县| 恭城| 麦盖提县| 台前县| 赣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