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分級的糧庫無線傳感器網絡路由算法
2.3 一級簇區域內節點問路由
一級簇區域負責與鄰近二級簇區域節點通信,同時負責與整個網絡終極節點通信,所以能耗最大。但是,一級簇區域內節點密度較高,采用輪轉調度機制,每個節點在某時承擔目標節點,將能耗平衡化,降低單個節點的能耗。
當某時該區域內某節點是目標節點時,該區域內的其他節點和其相鄰的二級簇區域內的目標節點都是該一級簇區域內目標節點的子節點。此時便是所有子節點與目標節點問的路由問題。同理,參照最小夾角原則進行路由規劃。
一級簇區域內目標節點匯聚了大量的數據,但節點數量較少(本例中任何時刻只有3個)。終極節點采用查詢機制與3個一級簇區域目標節點進行通信。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8008.htm
3 實驗結果
3.1 實驗環境
實驗采用30個能量相同的傳感器節點分別分布在10個等面積區域內,A、B、C三個區域節點密度最高,都布置了5個節點,其他區域節點布置如圖6所示。然后用一個終極節點和一級簇區域內節點通信,此終極節點能量和通信距離都比其他節點大。傳感器節點采用nRF905射頻芯片,ATmegal68單片機,供 3.3 V直流電(舊電池)。
3.2 實驗方法
①先按本路由算法實現整個WSN的通信,記錄最大通信延遲時間。然后,進行多次通信,消耗節點能量,直到網絡癱瘓,記錄網絡工作時間。最后,減少或增加傳感器節點,按本路由算法再次建立WSN路由,進行相同的測試。在多次測試中,記錄網絡出錯率。
②采用上述幾種典型的路由算法,按方法1進行同樣的測試。部分參數對比如表1所列。
實驗發現,本文提出的RCCMA路由算法在能量高效性、可擴展性、魯棒性和快速收斂性方面都比文中提到的幾種典型路由算法優越。
4 結 論
本算法有效地把糧倉底部大量分布不均的傳感器節點進行了很好的路由,實現了整個網絡的通信路徑規劃。其創新點是先提出一種分級簇區域算法,將大量分布不均的傳感器節點進行了區域劃分和級別設定。然后提出一種基于最小夾角的路由算法,實現了二級簇區域內節點問路由和一級簇區域與二級區域內目標節點問的路由。由于一級簇區域負責與鄰近二級簇區域節點通信,同時負責與整個網絡終極節點通信,所以能耗最大。但是一級簇區域內節點密度較高,本文采用輪轉調度睡眠機制,每個節點在某時承擔目標節點,將能耗平衡化,降低了單個節點的能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