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綜合通信訓練模擬系統短波信道分布式實時仿真

        綜合通信訓練模擬系統短波信道分布式實時仿真

        作者: 時間:2009-07-08 來源:網絡 收藏

        1 引 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998.htm

        自無線電技術發明并得到廣泛應用以來,依靠電離層進行傳播的就成為遠距離無線的主要手段。為了有效裝備操作人員,過去,在教學單位,通常大量時間用在裝備原理的理論講解上,由于不能提供真實的環境,即使花費了大量人力、精力,仍收不到良好的訓練效果。其原因是在平時的通信裝備實裝訓練中,由于缺乏發信方或收信方,特別是對于像戰術對抗、應急操作等情況更是難能達成,致使訓練只能停留在裝備面板級的開關機訓練層面。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加上技術的不斷成熟,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利用“訓練”既能夠使受訓人員進行基本操作使用訓練,而且還能夠進行復雜通信環境下通信業務訓練。基于此,研制了通信訓練。本文是通信訓練中關于通信問題的討論。

        2 對信號傳輸的影響分析及模型

        2.1 對信號傳輸的影響分析

        通常情況下,無線電波通過媒質產生失真的原因有:一是媒質的色散效應,二是隨機多徑傳輸效應。根據觀察表明,短波電離層反射是一種時變色散信道,它具有時間、頻率和空間三種選擇性衰落,對通信的穩定性和可靠性有很大影響。首先,信道輸入信號由于電離層的多徑效應會引起信道時間色散,它使發射信號的幅度減小,甚至完全消失,致使通信系統接收信號在頻域上產生了頻率選擇性衰落,這是造成短波通信中出現突發錯誤的主要原因。其次,信道輸入信號由于電離層多普勒效應會引起信道頻率色散,由于各個路徑長度隨時間的變化,表現出頻率散布,使發射信號的頻率結構發生變化,相位起伏不定,致使通信系統接收信號在時域上產生了時間選擇性衰落,從而造成數據信號的錯誤接收。

        2.2 信道仿真模型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短波信道在時域和頻域都是時變的。根據對短波信道特性的統計分析,接收端接收信號的幅度服從Rayleigh分布,接收信號的相位服從(0,2π)均勻分布。假設分析只限于有限頻帶和足夠短的時間,可以認為信道基本上是穩定的,從而可以選用等效離散時間模型來表示,如圖1所示。

        這里每個抽頭對應一條可分解的傳輸路徑,每條路徑上,信號受到信道的幅度和相位的雙重調制,相當于在每條路徑上增加了頻率擴展和多普勒頻移,信道沖激響應為:

        式中,i為路徑標號,n為路徑總數,fc為信號載頻,ai(t)是第i條路徑上接收信號的衰減因子,τi(t)是第i條路徑上的傳輸時延,c(τ,t)表示在t-τ時產生的脈沖經過信道后t時刻引起的響應。

        若輸入信號為s(t),則輸出為:

        式中,sl為低通等效信號,*表示卷積。r(t)為接收信號,表示接收信號是由許多不同衰減的幅值與不同延時的多徑信號疊加而成。

        3 信道仿真關鍵技術

        基于短波電離層反射信道仿真模型,建立了如圖2所示的短波信道仿真總體結構。圖中示出了2條多徑的短波信道總體結構框圖。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浦县| 尚志市| 安达市| 丹寨县| 新丰县| 阿鲁科尔沁旗| 巴楚县| 来安县| 海丰县| 思茅市| 二连浩特市| 酉阳| 时尚| 吴桥县| 卢湾区| 驻马店市| 麻城市| 铜鼓县| 湖南省| 赣榆县| 临海市| 呼玛县| 鹤壁市| 金华市| 福建省| 玛纳斯县| 通渭县| 广饶县| 天津市| 手游| 聂荣县| 佛冈县| 南和县| 太和县| 乐至县| 临夏县| 阳泉市| 仙居县| 上虞市| 溆浦县| 绥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