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感器網絡協調器的研究和設計
1 概 述
無線通信的方式有多樣,與藍牙、Wi-Fi、GSM移動通信方式相比,ZigBee聯盟制定的 ZigBee方式具有功耗低、數據傳輸可靠、兼容性好、實現成本低以及組網方便的優點,非常適合低速率傳輸的無線傳感器網絡。ZigBee聯盟成立于 2001年,2002年Invensys公司、三菱電氣公司、摩托羅拉公司以及飛利浦半導體公司加盟,現在正迅速發展壯大。該聯盟在基于IEEE 802.15.4的PHY層、MAC層及數據鏈路層之上,研究開發適合無線傳感器網絡的其他高層協議。
物理層的2個標準是2.4 GHz和868/915 MHz,都基于直接序列擴頻DSSS(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技術,使用相同的物理層數據包格式。2.4 GHz波段為全球統一的無需申請的ISM頻段,有助于ZigBee設備的推廣和生產成本的降低。它的物理層通過采用16相高階調制技術能夠提供250 kb/s的傳輸速率,有助于獲得更高的吞吐量、更小的通信時延和更短的工作周期,從而更加省電。
ZigBee聯盟定義了兩種物理設備類型:全功能設備FFD(Full Function Device)和精簡功能設備RFD(Re-duced Function Device)。ZigBee網絡的星型拓撲結構通常由1個FFD和若干RFD組成。FFD充當網絡協調器功能,其他設備只與協調器通信,由協調器決定處理要做的事情。如果某個終端設備需要傳輸數據到另一個終端設備,它會把數據發送給協調器,然后由協調器將數據轉發到目標接收器終端設備。通過FFD接力傳送,網絡又可以擴展成其他拓撲結構,如圖1所示。
隨著ZigBee的研究發展,2005年,各大芯片制造商紛紛推出了符合ZigBee標準的收發模塊和通信套件,但是目前只有挪威Chip-con公司 (CC2420/CC2430和CC2500/CC2550等)、美國Freescale Semiconductor公司(MC13192和MC13193)、美國CompXs公司(ML7065)和美國Ember公司(EM2420)四個原始設備生產商(OEM)的ZigBee套件符合聯盟規定的標準。2007年德州儀器(TI)宣布推出ZigBee協議棧(Z-Stack)的免費下載版本。
2 設計與調試
2.1 研究目標
網絡協調器的主要功能是協調建立網絡,其他功能還包括:傳輸網絡信標、管理網絡節點及存儲網絡節點信息,并且提供關聯節點之間的路由信息;此外,網絡協調器要存儲一些基本信息,如節點數據設備、數據轉發表及設備關聯表等。
問題是,目前ZigBee協議主要在低端8位或16位單片機上實現。對于網絡協調器節點而言,其數據處理能力不強,且限于自身的硬件資源,很少能實現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對功能要求較高的ZigBee協調器,這種構架很難滿足應用的需求。而基于PC機的網絡協調器節點,不但體積大、價格高而且功耗大,對于傳輸率不大的傳感器網絡來說十分浪費資源,所以開發基于ARM系列嵌入式芯片為核心微處理器的網絡協調器是很有必要的。實驗基于星型結構,在實現RFD功能的基礎上,開發基于ARM9嵌入式的網絡協調器,提供3.5英寸TFTLCD觸摸屏作為人機交互,顯示其他各節點的工作狀況、測試參數情況,為日后高級應用提供平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