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式組件的監測網絡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監測中心、各級監測站和監測設備組成一個局域網絡,進行樹型結構管理,實現各種監測功能,達到統一管理、分工合作、數據共享的目的。在監測站內部的數據通訊直接通過分布式組件來完成,而各個監測站之間的數據通訊的實現則是通過網絡通訊服務程序進行點對點通訊(PPP),這樣可以避免網絡設備統一管理而帶來的數據傳輸瓶頸問題。根據實際情況,用戶可以建成只有一個監測站的小型監測網絡系統,也可以擴建成全國監測網絡系統。
2.2 系統軟件結構
整個監測網絡系統基于分布式組件設計,采取“客戶端-中間層-設備底層”三層結構形式。客戶端是監測系統的功能界面程序,主要完成與用戶的交互功能;中間層是工程的核心組件,主要負責命令與數據的分發以及設備和用戶的統一管理;底層設備封裝成組件形式,主要完成用戶的測量任務,并返回數據。圖1是監測系統整體框架結構圖。
客戶端程序,從功能上來說是一個面向用戶的窗口,主要完成的功能有兩個:作為用戶和設備交互的窗口,向中間層發送命令和顯示中間層返回的數據;完成一些獨立于中間層的數據處理功能。
中間層就象整個系統的中樞神經,其主要完成兩大功能:一是負責整個系統數據流的管理,向上接受客戶端輸入的測量命令和參數,并向客戶返回相應的測量數據和狀態,向下將測量命令和參數發送給底層設備,并接受設備返回的數據。二是設備管理和用戶管理,簡單的說就是對網絡中的設備和用戶進行統一管理。
設備底層主要是設備的DCOM封裝和與中間層的接口程序。
3 系統總體設計
3.1 客戶端程序設計
怎樣設計界面友好,運行穩定,實時反應迅速的監測軟件是監測網絡系統的首要要求。監測網絡系統應用軟件的交互界面和功能直接反映了用戶的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