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AF協作分集中的功率優化分配方案

        AF協作分集中的功率優化分配方案

        作者: 時間:2009-12-18 來源:網絡 收藏
        1 引言
        通信技術指利用多個不同用戶的天線組成虛擬天線陣,從而獲得類似MIMO系統的性能增益。通過用戶來增加系統容量,有(Amplify and Forward)和DF(Decoded and Forward)兩種協同方式.由帶來的分集稱為協作分集。指中繼不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和解碼,而是直接對其進行模擬處理后放大轉發。DF指中繼先要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解調、解碼(如果編碼)和判決,然后將判決后的數據進行編碼調制再轉發。在方式下可得到多重分集,分集重數等于參與協作的用戶數,利用其他用戶的天線形成Alamouti空時碼,稱為空時碼協同。將協同與信道編碼相結合即編碼協同(Coded Cooperation),其本質是把碼字分成數據位和校驗位兩部分,對冗余校驗位進行協同。協同分集僅適用于慢衰落信道。對于快衰落信道,協同分集幾乎沒有增益。
        針對AF模式,在中繼端進行的方法:發送端用一半的,所有中繼端用另一半的且功率平分,但該方法未考慮接收端也未考慮各個信道功率因素。在發送端和中繼端進行功率平均,在接收端進行最大比合并MRC(Maximum Ratio Combiner),方法雖然簡單,但性能不是最佳。這里提出在大信噪比條件下,以降低系統的中斷概率為目標的一種功率

        2 系統模型
        圖1為多用戶協作分集通信模型。其中,h1.i是Sender(記作S)到Relay(記作R)i的信道,z1,i是噪聲。同理,h2,i是Re-lay i到Destination的信道,z2,i是相應的噪聲。作如下假設:共有K個中繼一發送端一中繼,接收端均是單天線。所有終端都是半雙工的,即不能同時發送和接收信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719.htm

        在第1個時隙,發送端S發送信號x,中繼Ri(i ∈1,2,…K)和接收端D接收信號。在第2個時隙,中繼Ri將信號放大并前傳,S未發送新的信號。h0是S到D的衰落信道,h1,i是S到Ri的信道,h2,i是Ri到D的信道。z0、z1、z2,i是相應信道的加性高斯白噪聲。h0、h1,i、h2,i是均值為零且相互獨立的復高斯分布隨機變量,其方差分別為是相互獨立、均值為零、方差為σ2的復高斯隨機變量。
        所有K個中繼節點均參與協作通信,接收端節點采用最大比和并方式處理接收信號,針對放大轉發策略,其瞬時互信息量為:

        信號總的發射功率為為使中斷概率最小,根據拉格朗日乘數法,令:

        可看出,當α→0時,δ→1,即當源到中繼和中繼到接收端的信道增益之比值足夠小時,功率都分配在源到接收端的傳輸,當可知當源到中繼和中繼到接收端的信道增益的比值足夠大時,功率平均分配。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溪县| 高密市| 德安县| 都匀市| 霞浦县| 福海县| 通江县| 灌南县| 安西县| 新巴尔虎右旗| 昌吉市| 龙泉市| 瑞昌市| 乐昌市| 双桥区| 新蔡县| 荆州市| 界首市| 故城县| 永登县| 古蔺县| 长汀县| 泽州县| 手游| 剑河县| 江陵县| 深州市| 营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余江县| 仁寿县| 曲沃县| 龙口市| 柞水县| 泗阳县| 峡江县| 华池县| 开原市| 泰宁县| 醴陵市| 陆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