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電力載波和RFID的電子站牌系統設計

        基于電力載波和RFID的電子站牌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0-07-29 來源:網絡 收藏
        即指,包括車輛位置信息獲取、信息通信及顯示三個主要部分。目前一些大中城市正在進行試點的公交[1-3],均通過GPS獲取車輛位置信息,通過GSM短消息方式進行通信,通過LCD或LED進行顯示。工作時車載GPS接收機通過接收衛星信號獲得車輛位置坐標信息,并將其通過短消息方式發送到移動運營商的GSM短消息收發中心,短消息收發中心通過專線將其傳輸到車輛調度中心進行處理,得到車輛的距站信息(距下游站的距離及所需時間等),距站信息再由調度中心回傳到GSM短消息收發中心,最后由GSM短消息收發中心發往下游站的電子站牌,通過液晶顯示器進行顯示。現有的這種電子站牌主要有以下兩個弊端:(1)前期建設成本高。車載GPS接收機雖然價格不算高,但如果在全市的公交車上全面推廣應用,將需要投入巨額資金;(2)后期運營成本高。高運營成本主要是由GSM短消息通信造成的,為提高定位精度,車輛每隔幾秒至數十秒鐘就需要進行一次定位(接收一次衛星信號),并發送一條短消息到GSM收發中心,GSM收發中心必須將每輛車的距站信息發送到電子站牌,即每輛車每進行一次定位就需要發送兩條短消息(一條由車輛發到GSM中心,另一條由GSM中心發到下游站電子站牌),故短消息的數量非常巨大。雖然每條短消息的單價不高,但如此巨量的短消息造成的通信費用是公交公司所不能承受的,若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消費者也不會接受。故這種電子站牌目前只在某些線路上作試點,而難以推廣應用。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電子站牌解決方案,該方案通過使用車載電子標簽()取代車載GPS接收機降低了前期建設成本,通過使用線傳輸車輛位置信息取代GSM短消息,降低了通信費用。
        1 組成
        本文所述電子站牌框圖如圖1所示,主要由位于車站的站裝置、安裝或貼于車上的電子標簽、線及調度中心組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300.htm

        站裝置是電子站牌系統的核心部分,如圖2所示,主要由標簽閱讀器、發射機、電力接收機、主控制器(MCU)及LED車位指示屏等部分組成。電子標簽裝/貼于公交車上,車輛編碼信息(某某路某某號車的編碼表示)預先存儲于電子標簽中。

        標簽閱讀器用于讀取到站車輛電子標簽所攜帶的車輛編碼信息。電力發射機將需要傳往下一站的數字信號進行載波調制后耦合進電力線傳輸,電力載波接收機將收到的調制信號(來自上游站)解調,恢復為數字信號。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锦市| 永昌县| 冕宁县| 揭西县| 抚州市| 镇雄县| 商丘市| 瓦房店市| 密云县| 上饶县| 常宁市| 太白县| 黔东| 阿巴嘎旗| 三门县| 太湖县| 阿拉善盟| 大理市| 疏勒县| 师宗县| 瓮安县| 娄底市| 亳州市| 阿勒泰市| 郁南县| 黄冈市| 呼伦贝尔市| 汉川市| 深州市| 凉山| 田阳县| 桦甸市| 岳普湖县| 佛冈县| 万源市| 和政县| 靖远县| 进贤县| 延津县| 张家界市| 平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