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格技術在校園網絡資源共享中的應用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和因特網的發展,校園網上的教學資源越來越豐富,而網絡資源也呈幾何級數增長。而校園網絡中心或計算中心對各院系的現有資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管理。使得各種單一資源利用率相對較低,很難實現校園網內的資源充分共享與協同工作。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196.htm網格的出現為實現網絡資源共享提供了技術支持。網格是一種將地理上分布的、異構的計算及存儲資源和設備通過高速網絡連接起來。形成高性能的計算環境,從而實現廣泛資源共享的新技術。校園網格與一般的計算網格、信息網格不同,其資源提供者是各院系、部的各類資源,包括集群、數據庫、高性能計算機、個人PC 機、存儲設備等。用戶一般是學校的教職員工和學生。他們通過校園網格共享計算、信息、存儲、專家、數據、教學等資源。因此,網格技術在校園網中的應用使得校園網的資源能夠在更大范圍內共享,極大地改變現有校園網的應用現狀。
1 網格技術簡介
1.1 數據網格
數據網格是一種面向大型分布式數據存儲和處理的網格,它將全球范圍內分布的、異構的存儲和數據資源通過高性能網絡連接起來,并提供相關機制使用戶能夠透明地訪問和處理大型分布式數據集。數據網格研究聚集于大型分布式數據的存儲和管理、傳輸、數據訪問的優化、數據可靠性與可獲取性,以及計算資源的調度等。數據網格的主要目標就是為分布式的數據密集型的應用程序提供服務以及基礎設施,因此數據網格必須提供一組安全的高性能的協議用來保證大型數據集的傳輸,以及確保數據能夠根據用戶的需要在全網范圍內復制、分發。
1.2 元數據
元數據是描述數據的數據,是關于數據的結構化數據。它用于描述數據的內容、覆蓋范圍、質量、管理方式、數據的所有者、數據的提供方式等信息,是數據與數據用戶之間的橋梁。
2 校園網格設計
2.1 設計目標
隨著校園網絡資源的快速增長,校園網絡內形成了越來越多的信息孤島。一方面是用戶對網絡資源的需求,而另一方面大量網絡資源不能得到有效的使用。校園數據網格系統就是為了解決此矛盾而提出來的。它可以很好地實現異構數據的統一訪問和數據共享,充分利用網絡的存儲資源,為科學研究和協同學習提供一個廣闊的資源平臺。校園數據網格系統主要實現目標如下:1)統一、透明的訪問接口:校園數據網格系統為用戶提供一個一致的、方便的訪問資源方法;2)為用戶提供高效的數據訪問:使用復制技術在網格系統中產生多個數據副本,以平衡系統負載,提高數據訪問的響應時間和系統的容錯性;3)統一的資源命名:采用全局統一的命名機制來訪問和操作數據,給用戶提供一個全局統一視圖,方便用戶對資源的管理和操作;4)資源定位的透明性:系統通過副本目錄元信息和存儲資源代理來完成資源的定位以及對資源的操作;5)靈活性和容錯性:系統采用局部自治,全局協調的結構;6)安全性:通過有效的安全機制保障系統的數據安全。
2.2 校園數據網格系統的結構設計
校園數據網格系統是基于校園網的現有資源構建的,該系統具有分布式、層次式的體系結構,既避免了集中式管理帶來的系統瓶頸問題,也有效解決了對于資源的統一管理問題。如圖1所示,該系統主要由2部分構成:元信息管理和存儲資源代理。元信息管理主要為系統功能的實現提供元信息支持。存儲資源代理主要完成數據的訪問和操作。在系統的每個自治內部署存儲資源代理以實現自治域系統的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存儲資源代理透明的訪問各種資源而不必關心底層的物理操作。通過存儲資源代理和元信息管理為用戶提供一個統一、透明的訪問方式,實現所需功能。用戶請求存儲資源代理,通過存儲資源代理和元信息管理的交互獲取所需元信息,并調度到合適的資源來實現訪問、修改以及數據傳輸等操作。
校園數據網格系統的功能主要分為3部分:元信息管理、數據管理和安全管理。如表l所示。
1)元信息管理用戶元信息管理、數據元信息管理和副本元信息管理。用戶元信息管理:負責管理網格用戶的相關信息,實現對用戶的統一管理和控制。數據元信息管理:負責管理數據網格系統中的各種資源,為用戶提供一個統一的邏輯視圖。副本元信息管理:負責管理數據網格系統中的所有副本,為副本的創建、選擇與定位以及副本的一致性管理提供支持。
2)數據管理 數據訪問的調度、數據傳輸和數據復制。數據訪問的調度:負責應答用戶的訪問請求,并根據用戶的請求執行相應的操作。數據傳輸:負責完成相應節點之間數據安全、高效地傳輸。數據復制:負責完成數據網格系統中的數據復制操作,產生相應的數據副本。
3)安全管理分別完成對數據網格系統中用戶的身份和資源的認證,并為符合條件的用戶或資源授予一定的訪問權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