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2410的WLAN電子郵件移動終端
電子郵件是Internet上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服務。隨著無線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實現電子郵件的無線傳輸與轉發已是大勢所趨。同時為了適應不同的場合,對無線電子郵件終端的便攜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贏RM內核的嵌入式系統具有高性能、低功耗、便攜性等特點,并支持多種操作系統,因而應用廣泛。
傳統的無線數據終端一般是采用“單片機+無線網卡”的系統結構,這種結構硬件成本略低,但功能有限,在協議開發和支持上都有一定難度。以ARM為代表的32位微處理器技術得到飛速發展,無線數據終端系統以“高性能嵌入式微處理器+無線網卡”的系統架構取代了傳統的無線數據終端設計方案,雖然該方案硬件成本稍高,需要高性能嵌入式微處理器來支持嵌入式操作系統,但可實現豐富的協議接口,便于移植,同時更便于數據采集與傳輸的實現。
該系統為基于無線局域網WLAN(Wireless Loeal Area Network)的無線電子郵件終端,用戶可以方便地通過手寫筆,在觸摸屏上輸入郵件內容,通過USB無線網卡收發電子郵件。當使用鍵盤輸入時,插上USB鍵盤也能完成輸入信息功能,在Email發送和接收方面,采用標準的STMP協議和POP3協議,考慮到一般的嵌入式設備Flash存儲容量有限,該系統提供了U盤存儲功能,用戶能夠將郵件轉存在大容量的U盤。與傳統的郵件客戶端相比,采用無線網卡,無需連接網線即可實現Email的收發,適用于偏遠山區及環境惡劣的地方;采用嵌入式終端,可移動性強,方便用戶實時進行郵件操作。
1 系統硬件設計
基于開發的方便性和簡便性,該系統硬件平臺采用HHARM2410開發平臺。該開發平臺硬件功能強大,接口豐富,開發方便。其處理器采用基于ARM920T內核的S3C2410處理器,最高頻率可達203 MHz,并兼有低功耗及高度集成性等特性,具有8 MB Flash,32 MB SDRAM,觸摸屏,主從USB接口。內置資源豐富,性價比也高,能充分滿足系統需要。
發郵件時,輸入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在觸摸屏、手寫筆和鍵盤等輸入設備中,因USB鍵盤具有通用性,故該系統設計選用USB鍵盤。USB鍵盤驅動只需在Linux內核里啟用UHCI,人機界面相關部分,再往內核里加上“USB Human Intelface Device(full HID)sport”,然后在應用程序里加上一個頭文件(input.h)。
由于該系統為基于無線局域網的郵件系統,因此采用無線網卡prism器件,符合802.11b標準,且該無線網卡基于USB,使用方便。
開發板通過串口線和以太網網線與PC機相連,組成可以交叉編譯的開發環境。通過開發板上的USB接口外接無線網卡,再通過無線網卡接入Internet,實現收發電子郵件。圖1為無線系統的硬件結構框圖。
2 系統軟件設計
2.1 建立交叉編譯環境
基于嵌入式系統的應用開發環境是由目標系統硬件(S3C2410開發板)和宿主PC機所構成。目標硬件開發板用于運行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內核編譯、應用程序的開發和調試則需通過宿主PC機完成。將嵌入式系統分別通過網線和RS232串口線與主機相連,主機運行Redhat9.O Linux操作系統。
在主機的Redhat Linux操作系統下安裝開發環境軟件包,這里安裝的是整套HHARM2410開發環境,該軟件包可以在華恒的網站上下載,解壓后,執行以下命令:
#cd/mnt
#./cce //進入中文環境
#./arminst //執行安裝程序
當開發環境安裝完畢后,將在根目錄下新生成2個子目錄,分別是工作目錄/HHARM2410-R3和交叉編譯環境目錄/opt/host/arm41。在進行編譯時,一定要用/opt/host/arm41/bin/arm41-unknown-linux-gcc進行編譯,而不能直接使用gcc進行編譯。
2.2 配置無線網卡
無線網卡安裝后,通過加載內核模塊的方式加載無線網卡驅動,具體步驟如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