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收發器與協議轉換器的區別
·按結構分類:
桌面式(獨立式)光纖收發器:獨立式用戶端設備
機架式(模塊化)光纖收發器:安裝于十六槽機箱,采用集中供電方式
按結構來分,可以分為桌面式(獨立式)光纖收發器和機架式光纖收發器。桌面式光纖收發器適合于單個用戶使用,如滿足樓道中單臺交換機的上聯。機架式(模塊化)光纖收發器適用于多用戶的匯聚,如小區的中心機房必須滿足小區內所有交換機的上聯,使用機架便于實現對所有模塊型光纖收發器的統一管理和統一供電,目前國內的機架多為16槽產品,即一個機架中最多可加插16個模塊式光纖收發器。
·按管理類型分類:
非網管型以太網光纖收發器:即插即用,通過硬件撥碼開關設置電口工作模式
網管型以太網光纖收發器:支持電信級網絡管理
按網管來分,可以分為網管型光纖收發器和非網管型光纖收發器。隨著網絡向著可運營可管理的方向發展,大多數運營商都希望自己網絡中的所有設備均能做到可遠程網管的程度,光纖收發器產品與交換機、路由器一樣也逐步向這個方向發展。對于可網管的光纖收發器還可以細分為局端可網管和用戶端可網管。局端可網管的光纖收發器主要是機架式產品,多采用主從式的管理結構,即一個主網管模塊可串聯N個從網管模塊,每個從網管模塊定期*詢它所在子架上所有光纖收發器的狀態信息,向主網管模塊提交。主網管模塊一方面需要*詢自己機架上的網管信息,另一方面還需收集所有從子架上的信息,然后匯總并提交給網管服務器。如武漢烽火網絡所提供的OL200系列網管型光纖收發器產品支持1(主)+9(從)的網管結構,一次性最多可管理150個光纖收發器。
用戶端網管主要可以分為三種方式:第一種是在局端和客戶端設備之間運行特定的協議,協議負責向局端發送客戶端的狀態信息,通過局端設備的CPU來處理這些狀態信息,并提交給網管服務器;第二種是局端的光纖收發器可以檢測到光口上的光功率,因此當光路上出現問題時可根據光功率來判斷是光纖上的問題還是用戶端設備的故障;第三種是在用戶端的光纖收發器上加裝主控CPU,這樣網管系統一方面可以監控到用戶端設備的工作狀態,另外還可以實現遠程配置和遠程重啟。在這三種用戶端網管方式中,前兩種嚴格來說只是對用戶端設備進行遠程監控,而第三種才是真正的遠程網管。但由于第三種方式在用戶端添加了CPU,從而也增加了用戶端設備的成本,因此在價格方面前兩種方式會更具優勢一些。目前大多數廠商的網管系統都是基于SNMP網絡協議上開發的,支持包括Web、Telnet、CLI等多種管理方式。管理內容多包括配置光纖收發器的工作模式,監視光纖收發器的模塊類型、工作狀態、機箱溫度、電源狀態、輸出電壓和輸出光功率等等。隨著運營商對設備網管的需求愈來愈多,相信光纖收發器的網管將日趨實用和智能。
·按電源分類:
內置電源光纖收發器:內置開關電源為電信級電源
外置電源光纖收發器:外置變壓器電源多使用在民用設備上
按電源來分,可以分為內置電源和外置電源兩種。其中內置開關電源為電信級電源,而外置變壓器電源多使用在民用設備上。前者的優勢在于能支持超寬的電源電壓,更好地實現穩壓、濾波和設備電源保護,減少機械式接觸造成的外置故障點;后者的優勢在于設備體積小巧和價格便宜。
光纖收發器產品特點:
光纖收發器通常具有以下基本特點:
1. 提供超低時延的數據傳輸。
2. 對網絡協議完全透明。
3. 采用專用ASIC芯片實現數據線速轉發。可編程ASIC將多項功能集中到一個芯片上,具有設計簡單、可靠性高、電源消耗少等優點,能使設備得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成本。
4. 機架型設備可提供熱拔插功能,便于維護和無間斷升級。 5. 可網管設備能提供網絡診斷、升級、狀態報告、異常情況報告及控制等功能,能提供完整的*作日志和報警日志。
6. 設備多采用1+1的電源設計,支持超寬電源電壓,實現電源保護和自動切換。
7. 支持超寬的工作溫度范圍。
8. 支持齊全的傳輸距離(0~120公里)。
光纖收發器的發展趨勢:
光纖收發器產品在不斷的發展和完善中,用戶對設備也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首先,目前的光纖收發器產品還不夠智能。舉個例子,當光纖收發器的光路斷掉后,大多數產品另一端的電口仍然會保持開啟狀態,因此上層設備如路由器、交換機等依然還是會繼續向該電口發包,導致數據不可達。希望廣大設備提供商能在光纖收發器上實現自動切換,當光路DOWN掉后,電口自動向上報警,并阻止上層設備繼續向該端口發送數據,啟用冗余鏈路以保證業務不中斷。
其次,光纖收發器本身應能更好地適應實際的網絡環境。在實際工程中,光纖收發器的使用場所多為樓道內或室外,供電情況十分復雜,這就需要各個廠商的設備最好能支持超寬的電源電壓,以適應不穩定的供電狀況。同時由于國內很多地區會出現超高溫和超低溫的天氣情況,雷擊和電磁干擾的影響也是實際存在的,所有這些對收發器這種室外設備的影響都非常大,這就要求設備提供商在關鍵元器件的采用、電路布板和焊接以及結構設計上都必須精心嚴格。
此外,在網管控制方面,用戶大都希望所有網絡設備能通過統一的網管平臺來進行遠程的管理,即能夠將光纖收發器的MIB庫導入到整個網管信息數據庫中。因此在產品研發中需保證網管信息的標準化和兼容性。
光纖收發器在數據傳輸上打破了以太網電纜的百米局限性,依靠高性能的交換芯片和大容量的緩存,在真正實現無阻塞傳輸交換性能的同時,還提供了平衡流量、隔離沖突和檢測差錯等功能,保證數據傳輸時的高安全性和穩定性。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光纖收發器產品仍將是實際網絡組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信今后的光纖收發器會朝著高智能、高穩定性、可網管、低成本的方向繼續發展。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相關文章:路由器工作原理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交換機相關文章:交換機工作原理
雙絞線傳輸器相關文章:雙絞線傳輸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