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隔離中的數據交換方式
3、網閘
網閘的設計是代理+擺渡。不在河上架橋,可以設擺渡船,擺渡船不直接連接兩岸,安全性當然要比橋好,即使是攻擊,也不可能一下就進入,在船上總要受到管理者的各種控制。另外,網閘的功能有代理,這個代理不只是協議代理,而是數據的拆卸,把數據還原成原始的面貌,拆除各種通訊協議添加的包頭包尾,很多攻擊是通過對數據的拆裝來隱藏自己的,沒有了這些通訊外衣,攻擊者就很難藏身了。
網閘的安全理念是:
協議隔離---禁止采用集裝箱運輸:通訊協議落地,用專用協議或存儲等方式阻斷通訊協議的連接,用代理方式支持上層業務
按國家安全要求是需要涉密網絡與非涉密網絡互聯的時候,要采用網閘隔離,若非涉密網絡與互聯網連通時,采用單向網閘,若非涉密網絡與互聯網不連通時,采用雙向網閘。
4、交換網絡
交換網絡的模型來源于銀行系統的Clark-WilsON模型,主要是通過業務代理與雙人審計的思路保護數據的完整性。交換網絡是在兩個隔離的網絡之間建立一個數據交換區域,負責業務數據交換(單向或雙向)。交換網絡的兩端可以采用多重網關,也可以采用網閘。在交換網絡內部采用監控、審計等安全技術,整體上形成一個立體的交換網安全防護體系。
交換網絡的核心也是業務代理,客戶業務要經過接入緩沖區的申請代理,到業務緩沖區的業務代理,才能進入生產網絡。
網閘與交換網絡技術都是采用渡船策略,延長數據通訊里程,增加安全保障措施。
三、數據交換技術的比較
不同的業務網絡根據自己的安全需求,選擇不同的數據交換技術,主要是看數據交換的量大小、實時性要求、業務服務方式的要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