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私網穿越技術在軟交換體系中的應用

        私網穿越技術在軟交換體系中的應用

        作者: 時間:2010-09-29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分析了在軟中使用私網及NAT所產生的問題,介紹了一種解決軟私網問題的方法,并對使用這種方法有可能為軟網絡帶來的進一步影響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NGN 軟交換 NAT PAT 私網

        一、引言

          下一代網絡(Next Generation Network,NGN)是一種基于分組交換的通信網絡,在整體構架、信令控制、承載網絡等方面都與現有的電路交換網絡存在很大不同。軟交換作為一種在分組網內實現通信話路交換與媒體傳輸的技術,將是NGN網絡的核心技術。由于軟交換技術本身就是基于IP分組網的,因此在現有的基礎數據網上,完全可以建立起一套軟交換的構架。帶來的好處有:現有的許多基于IP的協議可以被繼續利用,大量的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都可以直接被到軟交換網絡中。雖然在現有數據網的基礎上構建軟交換網絡具有上述的優點,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其中私網就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在軟交換中面臨的私網穿越問題

          1. 私網的概念與NAPT技術的產生

          隨著基于TCP/IP的互聯網的普及,私有網絡(簡稱私網)的數量和規模也越來越大。私網,就是采用私有的IP地址來連接各個網絡設備組成的相對獨立和封閉的網絡。這種組網方式在組建各種規模局域網時被大量??梢哉f,在當今的網絡世界里,使用私網IP地址的網絡設備的數量,要遠遠大于擁有合法Internet網IP地址的設備數量。為了能夠讓這些設備可以訪問私網外部的資源,NAT(網絡地址轉換)技術也就應運而生。私網內部設備試圖訪問外部網絡時NAT技術可以將其私有的IP地址轉換成合法的IP地址。在運用NAT的同時,一般還會運用動態的端口轉換(PAT)技術,以解決合法IP地址緊缺的問題。這種技術實現方法是,對于一個私網中的所有設備,共用一個或多個合法的IP地址作為出口地址,只有在設備請求連接外部網絡時,才為這個請求分配一個合法IP地址和一個端口號,來進行外部連接;當這個請求結束時,端口號和IP地址也就隨即被收回。NAT與PAT經常被同時使用,稱為網絡地址端口轉換(NAPT)。NAPT的運用,為IP網絡帶來了很多好處:如緩解了IPv4構架下Internet網絡的IP地址緊張問題,提高了私有網絡內部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由于具有這些優點,NAPT被大量運用到各種私網網關設備上,它是絕大多數網絡路由器設備的一個基本功能,也是網絡防火墻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





          2. NAPT影響軟交換的問題

         ?。?)NAT問題

          現在假設我們具有一個如圖1所示的軟交換網絡,在這個網絡中,終端A與終端B在私網內,只有私網IP地址,而終端C具有獨立的合法IP地址。為了便于描述,假設所有終端都是SIP終端,軟交換與終端間的通訊也采用標準的SIP協議。若終端A向終端B發起呼叫請求,則會產生一個如圖2所示的消息包,這個消息包在經過路由器的NAPT后,變成圖3所示的消息包(其中1050為NAPT動態分配的端口號)。





          由于終端B在向軟交換注冊時,通過SIP協議層的注冊消息告訴軟交換的是它的私有地址,并且在終端B沒有主動對外發起連接請求時,防火墻不會為其分配可被訪問的IP地址和端口號,因此軟交換根本無法將INVITE消息發送給終端B,呼叫無法接續。

          (2)PAT問題

          假設由終端A向終端C發起呼叫,由于終端C上面沒有防火墻或路由器,軟交換可以順利地把INVITE消息包轉發到終端C,這個消息中攜帶SDP信息,用于終端間的媒體協商。媒體協商的主要目的就是選擇合適的編解碼器,并建立RTP媒體流的連接。由終端A發送的INVITE消息中攜帶的SDP信息內容如圖4所示(其中10006是終端A建立RTP連接的端口號)。




        圖4 INVITE消息中的SDP信息


          終端C收到SDP信息后,就會試圖與192.168.0.3:10006建立RTP連接,很明顯這是一個私網內部的地址,因此通話也自然無法建立起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043.htm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NAPT影響到軟交換通信的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私網內設備都采用內部IP地址,雖然經過NAPT可以將IP層的地址轉換為外部地址,但是對于更上面的層消息中的私有IP地址卻無能為力,稱作NAT問題。另一方面,私網設備只是在向外部主動發起連接時,才會被分配到合法IP和端口號。若不做特殊處理,設備對外部網絡來說是不可見的,也無法接受軟交換發來的呼叫請求,這個可以稱作PAT問題?;赟IP協議的問題如此,當軟交換與終端間使用其它協議如H.323,MGCP或H.248協議時,類似的問題也同樣存在。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巢湖市| 洮南市| 察雅县| 邵阳市| 白河县| 万源市| 宁乡县| 察隅县| 濉溪县| 永寿县| 琼中| 凌海市| 苍山县| 盐边县| 新乐市| 金平| 唐海县| 普洱| 阿克陶县| 本溪| 古浪县| 三穗县| 孟津县| 南丰县| 东乌| 邻水| 桐庐县| 吉木萨尔县| 汤原县| 咸阳市| 新乡县| 柳河县| 龙山县| 抚顺市| 大悟县| 云南省| 共和县| 宜兰县| 通州区| 开化县| 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