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一種分齒蝶形超寬帶天線的設計與研究

        一種分齒蝶形超寬帶天線的設計與研究

        作者: 時間:2010-10-28 來源:網絡 收藏

        0 引言
        (Ultrawide-band)信號是指-10 dB相對帶寬大于20%或者絕對帶寬大于500 MHz的無線電信號。基于該類信號的超技術,目前已應用于短距離高速無線通信、穿障探測、探地雷達、災難搜救、非接觸醫療檢測、汽車防撞等領域。
        作為信號的收發裝置,直接影響系統的性能。目前常用的超寬帶形式主要包括TEM喇叭、雙錐天線、對數周期天線、螺旋天線、Vivaldi天線和天線等。其中平面結構的天線(也稱領結形天線),由立體的雙錐形天線演化而來,具有結構簡單、便于安裝、利于低頻輻射等優點,已應用在超寬帶通信與探測領域。
        為改善天線寬帶性能,目前基于基本發展出了多種衍生結構。如雙蝶形結構、電容加載的條帶狀結構等。其中荷蘭Delft大學的A.A. Lestari與莫斯科航空學院Immoreev,I.Ya均提到了不同形式的分齒蝶形天線結構,但對于分齒帶來的性能影響,未查閱到具體報道。本文以9齒蝶形為例,通過建模仿真,分析了輻射狀分齒的蝶形天線,并了不同分齒位置下天線駐波比的變化。發現該種結構可以在保證一定頻段內天線性能的同時,減輕天線重量。相對于基本蝶形天線,分齒結構會使天線輸入VSWR在中間頻段產生抖動,且抖動頻段直接與分齒位置相關。針對300~480 MHz的頻率范圍,進一步優化并制作了一款分齒蝶形天線,實測顯示該天線在294~488 MHz駐波比小于2,其-10 dB帶寬194 MHz,相對帶寬達49.6%。

        1 天線結構
        圖1為分齒蝶形天線的實驗原型結構圖。結構參數中A,B為蝶形天線的寬與長;C為兩頁分齒位置間的距離;D為饋電端的寬度;分齒槽為從饋電端至末端的輻射形狀,各分齒等寬等距分布,齒寬齒距均為E,有E=A/(2n-1),分齒數目,n=9。定義分齒比例參數為p,有p=B/C,即天線長與分齒位置間的距離的比。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992.htm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县| 睢宁县| 湛江市| 固镇县| 安塞县| 陈巴尔虎旗| 通州市| 南城县| 厦门市| 绥滨县| 玉门市| 田林县| 界首市| 石柱| 天台县| 河西区| 桃江县| 本溪市| 荃湾区| 连城县| 洱源县| 浠水县| 平山县| 进贤县| 大埔县| 石柱| 怀柔区| 凤城市| 嫩江县| 桐庐县| 铜鼓县| 什邡市| 重庆市| 和政县| 丹寨县| 阳江市| 珲春市| 泊头市| 黄陵县| 武平县| 民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