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μC/OSII的CAN驅動程序設計

        μC/OSII的CAN驅動程序設計

        作者: 時間:2010-11-25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 是衡量CAN現場總線系統性能的一個重要標準。本文提出一種采用μC/OSII操作系統和ICAN協議,在應用層面上提高系統設計方案,并以分層的方式逐層闡述CAN的設計過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922.htm

        關鍵詞: ; μC/OSII;

        CAN Driver Design Based on μC/OSII※
        Cheng Jin,Shi Guoliang
        (Colleg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Soochow University,Suzhou 215006,China)
        Abstract: Realtime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measuring standard for the performance of CAN field bus system. A CAN driver design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realtime performance of CAN bus system at the application level by using μC/OSII and ICAN protocol. The design process of CAN driver is introduced by a layered approach.
        Key words: CAN bus; μC/OSII; realtime performance; driver

        引言

          是德國Bosch公司于1983年針對汽車應用而開發的,一種能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和實時控制的串行網絡,屬于現場總線的范疇。其距離與波特率有關,最大距離可達10 km,最大通信波特率可達1 Mbps。CAN總線仲裁采用11位(CAN2.0A協議)和29位(CAN2.0B協議)標志,以及非破壞性仲裁總線結構機制,可以確定數據塊的優先級,保證在網絡節點沖突時最高優先級節點不需要沖突等待。CAN總線上的任何節點均可在任意時刻,主動向網絡上其他節點發送信息而不分主次,從而實現各節點之間的自由通信。目前,CAN總線協議已被國際標準化組織認證,技術比較成熟,已廣泛應用于汽車、工業、高速網絡和低價位多路連線等領域中。

          μC/OSII是Jean J.Labrosse開發的一種小型嵌入式操作系統。它實質上是基于優先級的可剝奪型內核,系統中的所有任務都有一個唯一的優先級別,適合應用于實時性要求較強的場合。本文采用μC/OSII來設計CAN的驅動程序,以滿足系統的實時要求。

        1 CAN節點的硬件設計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1 CAN節點基本結構

          CAN節點是分布在CAN網絡中進行相互通信的基本單元,主要由主控制器、CAN控制器和CAN收發器組成。本設計中,節點的基本結構如圖1所示。在CAN網絡中,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是指一個具有完整功能的CAN節點。

          采用NXP公司的LPC2368作為CAN節點的主控制器。LPC2368是一款基于ARM7TDMIS內核的RISC處理器,包含2個兼容CAN2.0B規范的CAN控制器。每個CAN控制器擁有雙重接收緩沖器和三態發送緩沖器,具有快速的硬件實現的搜索算法,可以支持大量的CAN標識符。

          LPC2368是一款3.3 V器件,雖然其對應的CAN收發器接口引腳能夠承受5 V電壓,但為了讓CAN節點能夠更穩定地運行,這里采用TI公司的3.3 V CAN收發器SN65HVD230D與之配合使用。憑借高輸入阻抗特性,SN65HVD230D可以在一條總線上支持多達120個CAN節點,并且能夠和5 V的CAN收發器良好地兼容。本文重點介紹CAN驅動程序的設計方法。

        2 CAN驅動程序設計總體思想

        按此在新窗口瀏覽圖片
        圖2 驅動程序分層結構

          為了使軟件可移植性強、易于維護,采用分層的方法編寫CAN驅動程序。驅動程序分層結構如圖2所示。圖中,雙向箭頭表示實時操作系統μC/OSII與CAN驅動程序之間的數據交換,單向箭頭表示上層軟件對下層軟件的調用。

        3 CAN設備控制層和CAN接口控制層

          CAN設備控制層的主要任務是:初始化主控制器與CAN控制器之間的連接配置,復位CAN控制器,建立主控制器和CAN控制器之間的通信函數。由于LPC2368內部集成了CAN控制器,CPU可以通過內部APB總線接口對CAN控制器的所有寄存器進行訪問,所以不再需要編寫設備控制驅動層程序,已經完全由硬件實現了。

          CAN接口控制層主要任務是:實現CAN控制器的各種功能,如設置控制模式、發送數據、釋放接收緩沖區、配置驗收濾波器等。這些操作都是通過讀寫CAN控制器的內部相關寄存器來實現的。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水县| 招远市| 乐安县| 津市市| 卫辉市| 正宁县| 赤壁市| 延长县| 吉安市| 郎溪县| 灵川县| 甘德县| 珲春市| 札达县| 灵武市| 连山| 葫芦岛市| 沐川县| 广东省| 分宜县| 磐安县| 慈溪市| 湾仔区| 刚察县| 商城县| 宁德市| 宝清县| 台江县| 驻马店市| 阿荣旗| 宝鸡市| 嘉荫县| 聂拉木县| 建瓯市| 揭阳市| 德令哈市| 青阳县| 双峰县| 绿春县| 天祝| 灵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