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硬件平臺可擴展研究
摘要:為了實現擴展節點功能、添加硬件部件時可以在現有節點上直接添加,而無需設計新的節點。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分布式體系結構采用IEEE 1451.2標準中即插即用的構造方法,并給出具體_的硬件和軟件實現方法,得到了硬件平臺可擴展的結論。這樣的節點具有完全統一的外部接口和多智能體結構,并且傳感器模塊能夠即插即用,可以在不同應用環境中,選擇不同的組件自由配置系統。
關鍵詞:電子數據表;多智能體;即插即用;IEEE 1451.2
無線傳感器網絡是一種由傳感器節點構成的網絡,能夠實時地監測、感知和采集節點部署區內的觀察者感興趣的感知對象的各種信息,如光強等,并對這些信息進行處理,然后以無線的方式發送出去,通過無線網絡最終發送給觀察者,在軍事偵察、環境監測、醫療護理、智能家居及工業生產控制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傳統結構主要由處理器單元、無線傳輸單元、傳感器單元和電源模塊單元4部分組成。具體應用不同,傳感器節點的設計也不盡相同。節點的功能不同,主要是節點韻傳感器單元在變化,傳統的節點具有單一或較少的功能,為了感知更多的物理量,需要節點具有擴展性,來實現更多的功能,提出了無線傳感器網絡節點的分布式體系結構的設計。該設計借鑒了IEEE 1451.2標準的即插即用思想,使節點具有多智能體結構,各智能體之間用標準接口來進行通信,實現在一個節點下多個傳感器模塊共存,使節點具有多種功能;或直接更換傳感器模塊,無需新的設計,具備所需要的功能。
1 即插即用思想
IEEE 1451.2標準定義了智能變送器接口模模塊STIM(Smart Transducer Interface Module),說明了它的硬件結構;提出了電子數據表單TEDS(Transducer Electronic Data Sheet)概念;定義了該類變送器的TEDS及其數據格式;定義了變送器與微處理器之間硬件獨立的十線數字接口TII(Transducer Intelligent Interface)及其針腳定義、通信協議。如圖1所示。
通過定義一個標準的智能傳感器接口模塊STIM、STIM和網絡適配器之間的接口TII來統一網絡化智能傳感器基本結構,通過制定電子數據表格TEDS在軟件上使不同傳感器的即插即用成為可能,而接口間數據格式和通信協議的標準化使得數據處理簡單化。IEEE 1451標準的核心之一就是TEDS,它存儲于STIM的非易失性存儲器中,它是實現傳感器模塊即插即用的基礎。TEDS由若干字節組成,可以充分描述STIM和傳感器的類型、行為和性能屬性等,提供對傳感器及執行器等模型的支持,具有自動識別傳感器或執行器的能力。當STIM插入接口時,傳感器的所有信息可以隨時得到,從而實現即插即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