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采用智能天線技術的TD-SCDMA在高速信道中的性能

        采用智能天線技術的TD-SCDMA在高速信道中的性能

        作者: 時間:2011-04-11 來源:網絡 收藏

        圖5 下下行鏈路波束成形的偏差舉例示意

        4 仿真結果

          在這部分中給出了鏈路級仿真的結果。仿真環境的主要特點如下:

          · 使用了

          · 在上行鏈路上使用了聯合時空處理;

          · 具有空間信息的模型( Ray Tracing 模型)。

          根據CWTS的提案我們選用了12.2 kbit/s和2.4 bit/s的映射方式。在表1中我們列出了基本的仿真參數。在基站端使用8個組成的環形陣列,而移動臺只用了單個天線。

          我們使用COSSAP仿真平臺得到了不同車速下的不同的仿真結果如下圖所示:

        (a)1 個用戶/時隙 (b) 8個用戶/時隙
        圖6 120 km/h車速下誤碼率

        (a)1 個用戶/時隙 (b) 8個用戶/時隙
        圖7 250 km/h車速下誤碼率

          通過認真細致的仿真工作,可以看到移動通信系統能夠在運動環境下有效地工作。

        5 結束語

          在本文中,我們提出了結合TDMA和CDMA多址接入方式并使用了聯合檢測移動通信系統,并且探討了在該系統在運動信道環境下的。在基站部分使用了天線不僅帶來了分集增益,而且可以進行干擾消除。目前的仿真工作說明了移動通信系統能夠在高速運動信道環境下有效地工作。

          如果移動臺的速度非常高,在上行鏈路上的傳統的信道估測信息就不能精確地使用在下行的波束成形中了。這不是因為移動臺位置的改變,而是因為無線信道本身的時變特性造成的。就高速運動信道環境而言,TD-SCDMA移動通信系統的應用前景依然是很樂觀的。目前,我們沒有使用自適應信道估測技術,這種技術會得到更好的性能結果。今后,我們將研究在高速運動信道環境中如何使用自適應的信道估測技術。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大余县| 和平区| 三门峡市| 西华县| 凉城县| 新和县| 胶州市| 南岸区| 龙州县| 阜城县| 平和县| 宜城市| 弥渡县| 阜康市| 华池县| 扎囊县| 武定县| 景德镇市| 繁峙县| 凤山市| 禹州市| 龙游县| 呼图壁县| 安西县| 随州市| 微博| 桂平市| 宁德市| 西乌珠穆沁旗| 思南县| 光山县| 天津市| 黄冈市| 米脂县| 宁河县| 博乐市| 南宫市| 娄烦县| 吉木萨尔县| 基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