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中小城市GSM網絡整改流程

        中小城市GSM網絡整改流程

        作者: 時間:2011-05-29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針對的特點進行歸納分析,給出了規劃和整治及方法。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253.htm

          在對一個城市的進行規劃、整治之前,首先要對所在城市的地理特征、網絡規模、人口、用戶等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對所采用的無線設備、天線等技術參數進行了解,熟悉整個網絡的背景、運行情況等。

          其次,應通過以下關鍵步驟網絡:對網絡數據進行收集分析,有針對性的對存在問題的網絡區域進行測試;進行現場查勘、發現問題;對發現的問題進行綜合定位分析,制定優化方案;實施方案;對實施優化后的網絡進行評估;最后評價是否達到優化目標,如果未達到目標,繼續進行分析、制定新的優化方案。

          關鍵1:網絡數據分析及測試

          該過程主要對相關區域內的網絡進行全面分析,主要包括網絡運行數據和網絡測試數據。網絡運行數據中包含話務統計數據、用戶投訴數據等。

          在分析網絡數據的過程中將掉話率、阻塞率較高站點及呼叫成功率、切換成功率較低站點統計出來,再結合近半年的用戶投訴信息,初步確定出有可能存在問題的基站或者小區以及需要運營商進行路測、撥測的區域及樓盤。

          網絡測試數據主要是運營商對上述需要測試區域及樓盤的DT、CQT數據,這些數據是利用測試設備進行抽樣測試,能更具體地反映網絡特定地點的現狀,對后期規劃、工作有著絕對的支撐作用。

          關鍵2:現場查勘、發現問題

          規劃人員對之前確定的問題基站及小區,查勘這些站點及其周圍站點的情況,對基站天饋現狀進行摸底,了解其方位角、下傾角、天線掛高、覆蓋環境等,根據現場環境初步判斷單個站點可能存在的問題。

          下面幾種情況為經常出現的典型問題。

          有些基站天線在高出周圍環境5~6米情況下的天線下傾角,明顯看出此天線不能對其所覆蓋區域進行很好地覆蓋,而且可能會出現越區覆蓋的情況。如圖1所示。

          有些基站天線掛高與周圍樓層同高,有些基站天線被新起樓盤阻擋,無法很好地發揮其覆蓋作用。關鍵3:問題分析及制定方案

          在獲得充分的數據以后,規劃人員需要對網絡及基站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可根據用戶投訴密集程度在規劃整改范圍內劃分出一些小片區,結合投訴信息、 DT、CQT數據以及現場查勘的信息重點分析與這些問題小片區有關的基站情況,發現問題時有針對性地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既要充分考慮某個基站的運行情況,更要考慮分析周圍相關基站的情況及這些問題小片區附近傳波環境的影響,將這些基站協調起來共同調整,要避免“捉襟見肘“的情況出現。

          一般整改方案包括:切換參數調整、天饋調整、規劃宏站、規劃室分系統等,其中天饋系統調整又可分為方位角調整、下傾角調整、天線掛高調整、天線位置調整、天線參數調整等。

          切換參數的調整。根據路測結果、小區位置和話務分布,調整小區切換流向。一個小區切換的切入、切出有一定比例,20%~80%切出屬正常,過低過高均需調整系統。在切換門限定義正確的條件下,信道數不足是切換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調整方法是增加信道數、改變相應參數分流話務量或增設微蜂窩基站。

          天線掛高調整。網絡在建設初期,站點較少,為了保證覆蓋,基站天線一般架設得都較高。近幾年基站站點大量增多,在很多的城區已經達到大約500m為一個站。在這種情況下必須減小基站的覆蓋范圍,降低天線的高度,否則會嚴重影響網絡質量,造成話務不均衡、系統內干擾、孤島效應等。

          天線方位角調整。在一般情況下規劃人員并不贊成對天線的方位角進行調整,因為這樣可能會造成一定程度的系統內干擾。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當地緊急會議或大型公眾活動等,導致某些小區話務量特別集中,就需要網優人員通過調整天線方位角達到均衡話務、優化網絡的目的;另外,針對郊區某些信號盲區或弱區,亦可通過調整天線的方位角優化網絡。

          天線下傾角調整。天線俯仰角的調整是網絡優化中的關鍵。選擇合適的俯仰角可以使天線至本小區邊界的射線與天線至受干擾小區邊界的射線之間處于天線垂直方向圖中增益衰減變化最大的部分,從而使受干擾小區的同頻及鄰頻干擾減至最小;另外,選擇合適的覆蓋范圍,使基站實際覆蓋范圍與預期的設計范圍相同,同時加強本覆蓋區的信號強度。

          天線位置調整。由于后期工程、話務分布以及無線傳播環境的變化導致的GSM基站難以通過上述方法改善局部區域覆蓋甚至造成了不必要的干擾,就需要進行基站搬遷,重新選址。

          規劃宏站。對市區的網絡覆蓋漏洞、網絡擁塞等問題,需要通過增加載頻容量、引入D網或者新增基站的方式來解決。

          規劃室內分布系統。作為輔助覆蓋方式來解決一些結構負責的大型樓宇、地下室等的覆蓋。

          根據各種情況制定出規劃、整改方案后,規劃人員對整改內容標出優先級,讓運營商工程人員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關鍵4:效果評估

          在網絡整改規劃后,需要及時對整改效果進行評估,看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原存在的問題是否得到了解決,是否帶來負面影響等。根據評估的結果,可能需要對原方案進行修正,然后再實施。

          本文給出的網絡整改方案結合了規劃、局部優化的內容,借此運營商可一方面對現網問題區域站點進行整治,另一方面對新城區進行規劃。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江县| 烟台市| 阿合奇县| 永仁县| 嘉禾县| 嵊州市| 革吉县| 台山市| 峨边| 溧水县| 吴堡县| 皮山县| 千阳县| 玉树县| 江油市| 浏阳市| 九江县| 巴楚县| 南川市| 河南省| 永修县| 娄烦县| 石嘴山市| 潼南县| 绥中县| 合作市| 大英县| 灵石县| 济源市| 赞皇县| 英山县| 临洮县| 常宁市| 宜良县| 新乐市| 明水县| 连城县| 黄梅县| 垫江县| 沙坪坝区|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