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IEEE802.1 6e標準的LDPC編碼器設計與實現

        基于IEEE802.1 6e標準的LDPC編碼器設計與實現

        作者: 時間:2011-07-13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 根據.1中對碼的定義,利用FPGA對進行了。所采用的算法使用了線性復雜度編碼,降低了邏輯資源占用量,并提高了編碼速度。
        關鍵詞 IEEE 802.1;低密度奇偶校驗碼;

        1962年Gallager在對糾錯編碼的研究中提出了碼,但是由于當時的硬件條件不足,直到90年代末隨著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推廣才真正為人們所重視。雖然在高斯信道中(Low 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校驗碼)碼相比其他編碼方法具有更優良的性能,但是由于其逼近香農限的性能是在較長的碼長情況下才能得到體現,使得起來具有相當大的復雜度,即便是當今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也很難直接較長碼長的編碼和解碼。于是如何構造和改進LDPC碼成為目前研究的熱點,而準循環低密度奇偶校驗碼的發現,為LDPC編譯碼的硬件實現提供了可能。QC—LDPC碼具有更好的結構性與隨機性,在保證碼的信道性能不變的前提下,極大的簡化了編碼和譯碼電路,是目前實現LDPC編譯碼器的主流算法。正是由于這些優勢,LDPC碼已被WIMAX(.1)、WLAN(.11n)、DVB-T等選定為信道編碼的備選編碼,并且極有可能成為第四代無線通信的編碼標準。

        1 IEEE802.16e標準中對LDPC碼的規定
        IEEE802.16e標準中LDPC碼的校驗矩陣為
        a.JPG
        其中,Pij被定義為z×z的單位變換矩陣或零矩陣,單位變換矩陣是通過對單位矩陣循環右移得到的。LDPC碼是由的效驗矩陣日定義,其中m是校驗位的長度,n是碼長的長度。基本矩陣中的移位集{p(i,j)}是用來決定相同碼率不同碼長的移位大小,對于碼率1/2、3/4A、3/4B、2/3B和5/6的各種碼,p(i,J)p(i,j)由式(2)決定。
        b.JPG
        其中,[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數。([x]為取整函數)。
        在IEEE802.16e標準中各種碼長和碼率的校驗矩陣H都是由基本矩陣Hb膨脹得到的,每個基本矩陣有24列,膨脹因子z=n/24(n為碼長)。
        IEEE802.16e標準支持碼長從576到2 304共19種碼長。
        IEEE802.16e中對于不同碼率的LDPC碼給定了不同的基本矩陣,以碼率為1/2的碼為例,基本矩陣Hb如圖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074.htm

        c.JPG


        圖1中-1為全零陣;0為單位陣,其余標號為相應右移次數的單位陣。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儋州市| 额敏县| 鹤岗市| 兰溪市| 应用必备| 祥云县| 磐安县| 遵义县| 大理市| 齐齐哈尔市| 昌图县| 聊城市| 上杭县| 诸城市| 独山县| 峨眉山市| 锡林浩特市| 凤台县| 涞源县| 柞水县| 蓬溪县| 惠安县| 于田县| 砚山县| 厦门市| 镇康县| 耒阳市| 阿图什市| 武冈市| 迭部县| 奉贤区| 海口市| 拉孜县| 大宁县| 舟山市| 常山县| 涪陵区| 钦州市| 普兰县| 思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