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覆蓋網絡的多路徑流量均衡研究
上述分配的流量需要滿足以下約束:

式(2)表示:分配到輸出鏈路上的流量要小于輸出鏈路的容量;輸出的總的流量應小于流到目的節(jié)點的總流量。
網絡是動態(tài)的,通過分析多路徑網絡的實際運行過程可知,在很多情況下流量在一定時間段內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因此可以用預測算法對下一時段的流量進行預測。上式(2)求解計算開銷較大,下面通過預測算法來決定概率分配矩陣。
對流量進行周期性的預測。設tf為預測周期,tp為探測周期,每到一個探測周期對網絡性能(時延、吞吐率、丟包率等)進行探測,預測周期是由若干個探測周期組成的。覆蓋網絡可以通過一定的檢測機制對網絡鏈路的時延狀況進行評估。

式中:





4 仿真實驗
通過NS2的GT-ITM的Waxman模型模擬出如下圖的網絡拓撲,節(jié)點數為10,設節(jié)點鏈路的容量都是10Mb/s,輸入鏈路的速率為50M/s。圖2實驗拓撲圖。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909.htm
本文通過分析時延特性來說明對網絡性能的改善。網絡中的節(jié)點加上負載大小是隨機的,以N2到N4為例來分析端到端時延特性,通過對比單路徑和多路徑的端到端的時延來實現。單路徑表示N2-NO-N4,多路徑包括路徑1和路徑2,其中路徑1表示N2-N6-N4,路徑2表示N2-N0-N4。可以看到通過多路徑路徑1和路徑2相比于單路徑可以有效地減少端到端的延遲。路徑1和路徑2的端到端延遲相差不大,說明負載在網絡中是較為均衡的。
5 結語
傳統的網絡只負責報文的盡力而為的轉發(fā)服務,網絡中流量按照單條路徑轉發(fā),各節(jié)點之間缺少相互的協調工作。本文通過覆蓋網絡模型的建立,對網絡流量進行預測并通過多路徑傳輸,使得節(jié)點的端到端延遲大大減小,為解決流量均衡問題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