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一種無標度網絡上的局部路由策略

        一種無標度網絡上的局部路由策略

        作者: 時間:2011-08-23 來源:網絡 收藏

        隨著R的增加,l(ki)與相分界線重合部分增加。當所有節點均達到飽和,即l(ki)與相分界線完全重合時,所有節點的偏好因子的均值均達到0,達到最大容量,此時的R就是最大臨界發送速率Rc。

        3 仿真結果
        首先觀察采用自適應容量的變化情況。為了精確地找出臨界發送速率,利用了以下序參量:
        d.jpg
        式中:△Np=N(t+△t)-N(t)是一段時間△t內總包數的變化;<>意味著選取足夠多的時間段計算得出的平均值;η(R)可以視為網絡內總包數的變化率。
        圖2反映靜態和本文提出的自適應不同R對應的η變化。ai=0,0.4,0.8代表在靜態偏好策略下,網絡中所有節點的優化因子的選擇情況。amax=0.4,amin=-0.4;amax=0.8,amin=-0.8;amax=1,amin=-1代表在自適應局部路由策略下優化因子上下限選擇情況。從η的數值變化可以看到,在靜態偏好局部路由策略下,只有在選取ai=0時,具有最大的臨界發送速率,固定優化因子ai為其他值時所得到的Rc均無法達到這一最大值。按照本文提出的自適應局部路由策略,在為ai選取不同的amax,amin的時候,均超過靜態策略的Rc可以獲得相同的最大Rc_max。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867.htm

        e.jpg


        反映網絡路由策略效能的另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信息包的平均傳輸時延。圖3反映的是采用自適應路由策略、靜態偏好路由策略,以及王文旭等提出的結合動態和靜態信息的路由策略得到的不同平均傳輸時延。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市| 边坝县| 灵丘县| 宁波市| 黎平县| 石台县| 宣武区| 会理县| 黑龙江省| 东乡| 休宁县| 福安市| 江山市| 隆回县| 信宜市| 洪湖市| 仪征市| 元江| 蕉岭县| 公安县| 双辽市| 五家渠市| 察隅县| 金湖县| 剑河县| 定远县| 康马县| 余姚市| 哈巴河县| 余江县| 玛曲县| 双城市| 隆回县| 扶风县| 垣曲县| 蛟河市| 晋江市| 桐乡市| 牡丹江市| 濮阳市| 萍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