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RFID與移動終端的SMAP的實現

        基于RFID與移動終端的SMAP的實現

        作者: 時間:2011-09-08 來源:網絡 收藏

        1. 概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803.htm

          IC卡 (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電路卡)是將一個微電子芯片嵌入符合ISO 7816標準的卡基中,做成卡片形式。非接觸式IC卡又稱射頻卡。IC卡是繼磁卡之后出現的又一種新型信息工具。IC卡是指集成電路卡,一般用的公交車卡就是IC卡的一種,一般常見的IC卡采用射頻技術與IC卡的讀卡器進行通訊。  

        Combi SIM(又稱Dual Interface 雙界面)卡方案指通過更換手機內部SIM,取代以Combi SIM卡,在保留原接觸界面的SIM卡功能基礎上增加非接觸IC卡應用界面。Combi SIM卡方案在手機中增加了非接觸IC卡的功能,但沒有讀寫器和雙工通訊功能。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縮寫,即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由飛利浦公司和索尼公司共同開發的NFC是一種非接觸式識別和互聯技術,可以在設備、消費類電子產品、PC 和智能控件工具間進行近距離無線通信。NFC 提供了一種簡單、觸控式的解決方案,可以讓消費者簡單直觀地交換信息、訪問內容與服務。

          上述兩種方案盡管技術上都可行,但對于一機(卡)多用來說,核心是如何理順設備制造商、服務運營商和應用服務運營商之間的關系,在這股跨行業的新應用整合中,需要一種平衡的、兼顧各方利用的漸進式方案。本文提出的解決方案,可以適用于移動支付、產品防偽、追蹤監管、數字簽名、身份認證和信息獲取等多類應用,是移動結合的一種平衡演進之路。

          2. 平臺及其應用的體系結構

          2.1. 平臺的體系結構

          SMAP平臺構建在現有的非接觸式IC卡應用和移動通信應用的基礎上,進一步集成各種應用環境和安全體系,形成更小型的、更安全的、價格更低廉的和更便捷的高頻應用環境,SMAP平臺的結構框圖如下:

          

        SMAP平臺的結構框圖

          在SMAP平臺的體系結構中,SMAP模塊(芯片)、安全體系和中間件產品構成了其核心內容,這里定義SMAP模塊(芯片)為具有安全體系的、可以進行應用導入的、對外通過中間件提供服務的高頻應用產品。

          2.2. SMAP平臺的架構

          如前所述,SMAP平臺是針對移動與RFID應用結合的解決方案,其基本的架構為移動通信+SMAP模塊+RFID,如下圖所示:

          

          SMAP模塊通過接口電路與移動通信終端集成在一起,RFID也被集成在移動終端上,其中RFID可以是單列的獨立部分,也可以與SMAP模塊集成在一起。單列的獨立RFID可以接受SMAP模塊的射頻操作,這樣做的目的是能很好地兼顧現狀。正如前面所述,以非接觸IC卡為技術核心的一卡通技術在我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典型和成熟的應用行業如公交一卡通、校園一卡通等,刷卡消費作為一種小額消費在這些行業廣為接收,并且已經形成了事實上的利益關系。另一方面,在我國的現行制度規定下,除了銀行及其相關單位之外,其他單位要發行帶金卡具有很大的制度上的障礙。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功县| 安宁市| 甘谷县| 新乡县| 邹城市| 阳江市| 荥阳市| 江安县| 宁河县| 得荣县| 德令哈市| 彰武县| 竹山县| 平果县| 天柱县| 会东县| 宜良县| 温宿县| 五寨县| 克拉玛依市| 昆山市| 正定县| 梁河县| 横峰县| 龙泉市| 汽车| 美姑县| 金山区| 麟游县| 滕州市| 土默特左旗| 阜城县| 南漳县| 沁源县| 修水县| 永靖县| 五台县| 虹口区| 松溪县| 山东省| 建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