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TD-SCDMA雙通道增強覆蓋技術探討

        TD-SCDMA雙通道增強覆蓋技術探討

        作者: 時間:2011-09-08 來源:網絡 收藏

        傳統居民小a區主要依靠改善下行來解決網絡問題,該方式受到居民小區建筑結構、基站安裝位置等眾多因素的限制,網絡質量往往不夠理想,常會出現用戶手機有信號卻無法進行業務的情況。因此,需要一種既能提升下行,又能提高上行接收的解決方案來改善居民小區深度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799.htm

          是英文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時分同步碼分多址) 的簡稱,是一種第三代無線通信的標準,也是ITU批準的三個3G標準中的一個,相對于另兩個主要3G標準(CDMA2000)或(WCDMA)它的起步較晚。作為中國提出的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簡稱3G),自1998年正式向ITU(國際電聯)提交以來,已經歷十多年的時間,完成了標準的專家組評估、ITU認可并發布、與3GPP(第三代伙伴項目)體系的融合、新特性的引入等一系列的國際標準化工作,從而使TD-SCDMA標準成為第一個由中國提出的,以我國知識產權為主的、被國際上廣泛接受和認可的無線通信國際標準。

          上行鏈路覆蓋受限分析

          通過研究發現,TD-SCDMA系統UE在發射最大功率(24dBm)的情況下,基站下行2W/載波的功率可滿足業務信道的上下行鏈路平衡。隨著TD-SCDMA的發展,TD-SCDMA設備的輸出功率不斷,目前在主設備功率充足的情況下,單載波可配置超過2W的功率,傳統室內覆蓋主要表現在上行受限。

          表1為載波功率配置33dBm、終端最大發射功率為24dBm下的鏈路預算分析,在單載波功率配置33dBm(2W)的情況下,CS64K業務基本滿足上下行鏈路的平衡;在下行載波功率大于33dBm(2W)時,則表現為上行受限。

          表1 鏈路預算表

          

          方案介紹

          TD-SCDMA雙RRU覆蓋技術方案采用一個雙的RRU,外接兩根單極化天線或者一根雙極化天線進行居民小區的覆蓋,發射端和接收端均采用多天線(或陣列天線)和多,多天線接收機利用空時編碼處理能夠分開并解碼數據子流,實現最佳處理。在傳統覆蓋基礎上引入雙通道的雙極化天線,可以有效提升TD-SCDMA網絡的下行覆蓋質量和上行接收增益,達到網絡覆蓋深度的目的,提升用戶感知度,有效解決住宅小區的深度覆蓋問題。

          TD-SCDMA雙通道增強覆蓋在原有的室內分布天饋系統的基礎上,再增加一套并行一致的天饋系統,即TD-SCDMA 雙通道 RRU 需要兩套天饋系統分別接入RRU的2個通道,如圖1所示。

          

          圖1 雙通道RRU天饋系統示意圖

          為提升下行覆蓋增強能力,需要盡可能保證兩套天饋系統的一致性。兩套天線分布系統走線、天線點位盡量保持一致。器件選型時采用相同指標的無源器件,避免器件的一致性誤差。

          應用案例

          下面以某住宅小區覆蓋系統的雙通道RRU覆蓋方案改造為例,以驗證雙通道RRU增強覆蓋方案的應用性能。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固安县| 尉犁县| 泸定县| 曲麻莱县| 吉木萨尔县| 乐亭县| 景宁| 武汉市| 中阳县| 宣城市| 阿巴嘎旗| 花莲市| 牡丹江市| 广水市| 丹寨县| 庄浪县| 澄城县| 秀山| 山阴县| 大兴区| 深水埗区| 中西区| 渝中区| 咸宁市| 偃师市| 澳门| 连城县| 宁远县| 金山区| 西吉县| 浏阳市| 黑河市| 河池市| 辽源市| 开远市| 沙河市| 安义县| 石渠县| 吉林市| 铁力市| 仙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