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無線Ad hoc網絡一種最小化鏈路干擾的載波監聽機制設計

        無線Ad hoc網絡一種最小化鏈路干擾的載波監聽機制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9-13 來源:網絡 收藏


        3 仿真實驗
        本節將通過仿真實驗對所提出的各項性能進行評估。本文將提出的與IEEE 802.11 DCF相比較。實驗模擬平臺采用NS-2。在模擬實驗中,默認傳輸范圍是250m,初始的感知半徑為450m,拓撲結構采用隨機動態拓撲,100個節點隨機分布在800×800m2的區域中。同時,最終數據為10次采集數據的平均值,且置信水平為95%,置信區間也在圖中標出。
        圖2顯示了兩種機制在不同傳輸速率下的吞吐量變化情況。當傳輸速率約為25Mbps時,達到最大吞吐量。在隨機拓撲中,本文提出的機制可以取得較好吞吐量,表示機制的曲線位于圖的最上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764.htm

        j.jpg


        圖3顯示了兩種機制在中隨CBR數據流變化時的沖突概率。最下端的曲線為提出的機制,其表現出低沖突和低的特性,中的沖突概率被大大降低,較低的沖突概率也必然導致吞吐量的提高。

        k.jpg


        圖4顯示在不同網絡密度條件下,節點的吞吐量隨著網絡節點數的增加而增加,在網絡密度較高,干擾程度增大的情況下,本文提出的機制能夠有效降低鏈路的干擾,使網絡保持較高的吞吐量。

        l.jpg


        本文提出的鏈路干擾的載波監聽機制基于更為實時的傳輸鏈路和干擾信息,實時調節干擾范圍和感知范圍,提高了網絡節點對干擾的控制能力,使得網絡中存在的沖突顯著降低。同時,該機制能夠很好地適應節點的移動性(仿真中最大移動速度5m/s),在吞吐量和沖突概率兩個指標上都具有顯著的優勢。

        4 結束語
        本文了一種最小化鏈路干擾的載波監聽機制,通過對干擾半徑的精確計算,進而對發送節點的感知門限進行合理設置,使得發送節點可以有效感知鏈路中的全部干擾節點,達到最小化鏈路干擾的目的。通過理論分析和實驗模擬,都證明所提出的機制能夠最小化鏈路中存在的干擾,減少數據包沖突概率,提高網絡的吞吐量和性能。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都兰县| 乐安县| 项城市| 固原市| 阳朔县| 外汇| 太康县| 南开区| 邯郸县| 东阿县| 民和| 辛集市| 广丰县| 奉化市| 广德县| 湘潭县| 荆门市| 崇明县| 静安区| 深州市| 兴隆县| 嫩江县| 卢氏县| 嘉荫县| 昆明市| 前郭尔| 海丰县| 磐石市| 搜索| 潜山县| 乐山市| 绩溪县| 曲水县| 阳西县| 富宁县| 荃湾区| 巴楚县| 文登市| 夏津县| 耒阳市| 黎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