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leSON:為新時代網絡運維護航
自優化
多制式、多層次網絡的移動性優化。基站在完成部署后,進入運營狀態,此時需要確保網絡完全覆蓋目標區域,終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使用無線服務。SingleSON始終檢測網絡運營狀態,一旦發現有部分終端不能正常使用無線服務,則開始診斷網絡故障、分析根因,最終向運營商報告優化建議,并在運營商控制下實施優化。
在優化階段,多模自動化鄰區關系配置(ANR),使人工鄰區配置工作量降為0。ANR作為SingleSON解決方案的特性之一,支持多制式、多層次間網絡的鄰區關系自動管理和優化,不僅能夠提升網絡運營效率,而且大大降低運營成本。
優化實施之后,SingleSON繼續監視網絡性能、確認優化效果,如果優化效果不理想,則回退到優化前的狀態,并再次執行優化方案。
在整個優化過程中,運營商需要人工操作的主要是確認問題根因,審核并授權實施優化配置方案,由此大大減少檢測網絡運營狀態、查找問題根因,以及擬定優化方案的人工投入,提高了運維效率。
多制式、多層次網絡的流量管理。流量管理是指網絡能夠根據終端報告等信息感知網絡流量分布,并根據運營商策略自動調整網絡配置和遷移終端,以便在滿足終端QoS的前提下,提升網絡資源利用效率。網絡流量感知包括網絡吞吐量的時間分布、空間分布、業務類型(QoS)分布等特征,主要依據是小區吞吐量KPI、終端測量報告和路測數據等。
對于突發的、短時間內發生的通信量分布和網絡能力分布不一致的場景,SingleSON使用移動性負載平衡方案來解決,包括同站、站間、同頻、異頻、異系統、異站型層次小區間的方案。運營商通常還需要考慮服務類型和小區能力的映射關系,終端用戶優先級和服務使用偏好等。值得一提的是,同頻大小站之間移動性負載平衡還需要考慮終端速度、小區間干擾水平等。
對于長期頻繁發生的通信量分布和網絡能力分布不一致的場景,SingleSON使用天饋系統參數優化方案來解決。通過分析終端測量報告,發現吞吐量分布熱點,對于需要調整天線參數的場景,主要優化熱點地區的信號質量。當優化天饋系統參數仍不能滿足吞吐量需求時,則需要考慮重新部署天線,例如小型化、分布式密集部署等。
小區間干擾協調機制,也是改善終端吞吐率的方法。SingleSON采用小區間干擾消除技術,使小區邊緣吞吐率提高30%,充分提升小區邊緣用戶的體驗。
自維護
自維護,即自動化的小區故障管理特性,包括小區失效的自動檢測功能和自動補償功能。小區失效的含義是,小區喪失或部分喪失提供無線服務的能力,包括小區不能在全部或部分地理區域提供服務,小區服務的用戶數量大大下降,小區的總吞吐率大大下降等場景。
小區損壞自動檢測功能監測小區多項KPI,在發現KPI異常后可能需要驗證小區所服務的終端是否仍然可以發起業務,再判斷小區是否失效。一旦判斷小區失效,則向運營商發送告警。
小區失效自動補償功能嘗試恢復小區功能;如果失敗,則調整失效小區的周邊鄰區向失效小區的用戶提供服務;必要時,考慮調整這些鄰區的天饋參數,以滿足終端的QoS要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