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RFID的車輛自動化智能管理系統研究

        基于RFID的車輛自動化智能管理系統研究

        作者: 時間:2012-04-26 來源:網絡 收藏

        1.2 ETC概述
        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也就是利用ETC技術當汽車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時不需要停車,通過5.8 GHz的射頻,將裝在汽車擋風玻璃上的電子標簽與收費車道上的路側單元進行識別確認扣費,無需任何操作的情況下,使得汽車快速通過收費站。ETC的簡單原理圖如圖2所示。
        不停車收費系統(ETC)主要包括如下的部分:
        1)安裝于收費通道的路側單元(RSU),相對于讀寫器,負責檢測和識別的進出,并記錄相應的信息;
        2)安裝于內的車載單元(On Board Unit,OBU),相對于發射裝置,負責向RSU通信,發送自身的身份信息;
        3)車道控制器設備,受管理設備控制車道的放行和攔截;
        4)ETC IC卡,相對于電子標簽;
        5)計算機扣費,實際的不停車收費執行者;
        6)輔助系統(如攝像系統、紅外探測系統等),負責采集車輛的圖像及其他參數信息,為車輛的收費和稽查提供數據。
        由ETC原理圖可知,當汽車進入收費區域后,首先由路側單元RSU檢測到行駛的車輛,存儲有車輛信息的IC卡通過車載單元OBU,發射車輛的識別信息,然后RSU收到信息,通過數據中心和輔助系統對信息進行確認,然后對車道控制系統發送命令,開啟車道,并通知收費進行實際的扣費操作。

        2 ETC技術的車輛設計
        2.1 系統整體設計
        本文設計的車輛管理系統整體結構如圖3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075.htm

        b.JPG


        如圖3所示,整個系統可以分為3個部分:車輛出入管理、車輛定位管理以及車輛停車管理。其中,車輛出入管理對進入的車輛進行身份的自動識別,如果是本小區的車輛,則自動識別系統RSU可以準確識別其身份信息,如果是非本小區的車輛,則需要進行臨時身份IC的配發,之后車道控制系統開啟,放行車輛;車輛定位管理則負責對在小區中行駛的車輛進行追蹤定位,一方面可以指導車輛更迅速地找到對應的車位,節約時間,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掌握車輛的行蹤,防止車輛的丟失;車輛停車管理為進入車輛自動分配車位,并在車輛到來時自動開啟車位鎖,允許車輛進入。
        2.2 系統實現
        2.2.1 車輛出入管理
        本系統中,生活小區應該在各個出入口處建立路側單元RSU,車道控制系統等基礎設施,可以檢測車輛信息、控制車道橫杠啟停和發送全局車輛管理控制信息。其結構如圖4所示。

        c.JP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本溪市| 淮南市| 普宁市| 浦县| 永善县| 新干县| 大邑县| 灵武市| 福泉市| 太白县| 南阳市| 铅山县| 太原市| 称多县| 项城市| 东宁县| 封开县| 新建县| 罗甸县| 奉化市| 江口县| 东台市| 五华县| 融水| 鄱阳县| 福贡县| 宁蒗| 新乡市| 丹巴县| 和林格尔县| 昭觉县| 新竹县| 文成县| 呼玛县| 扶余县| 铜鼓县| 霸州市| 科尔| 临泽县| 天全县| 曲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