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RFID技術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

        基于RFID技術的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系統

        作者: 時間:2012-05-31 來源:網絡 收藏

        高速路收費站ETC通道采用智能型遠距離非接觸閱讀器,當車輛駛抵收費站ETC通道入口時,閱讀器將收費站入口信息數據寫入車載電子標簽內。該車輛在駛至下個收費站ETC通道出口時,RFID讀寫器讀取出車載RFID電子標簽的信息并將讀取到的信息傳送到ETC后臺管理系統。經ETC后臺收費管理系統核對無誤后完成一次網上銀行的自動收費,并開啟綠燈或其他放行信號,控制道閘抬桿,指示車輛正常通過。如果核對該車輛通行合法性有誤,則維持紅燈或其他信號,指示該車輛屬于非正常通行車輛,同時安裝的高速攝像系統能將車輛的有關信息數據快速記錄下來并通過管理人員進行處理。該系統的工作流程如下:
        (1)車主辦理ETC通行以及網上銀行業務。車主到管理部門購置RFID電子標簽。由發行系統向RFID電子標簽輸入車輛識別碼,并在數據庫中存入該車輛的全部有關信息,并在銀行系統開通網上銀行業務,使銀行賬戶與車主信息綁定。
        (2)車輛信息入庫。發行系統將上述車主、車輛信息輸入收費計算機系統。RFID電子標簽貼在車上相應的部位,可以立即使用。
        (3)收費站ETC通道入口寫信息。當車輛通過ETC通道入口時,該站的的RFID閱讀器發出射頻信號,由RFID電子標簽的天線接收射頻信號,激活RFID電子標簽后,該RFID讀寫器同時還向RFID電子標簽寫入入口信息。寫入信息也由電子標簽的天線接收,寫入RFID電子標簽芯片中。
        (4)收費站ETC通道出口讀信息。當車輛通過ETC通道出口時,該站的的RFID閱讀器發出射頻信號,由RFID電子標簽的天線接收射頻信號,激活RFID電子標簽后,RFID讀寫器讀寫出RFID電子標簽中存儲的入口信息。
        (5)車輛處理。收費計算機系統向執行機構輸出執行信號。當網上銀行的儲值,即結余金額足夠支付過站的費用時,出站口綠燈亮,給予放行;若結余金額已不多,處于警告值以下,則黃燈亮,提示車主應再購買儲值,但仍予以放行;若結余金額不足或已無余款,則紅燈亮,不予放行。對于闖紅燈的車輛,將由站內攝像機自動攝下站牌號,并由計算機系統記錄沖紅燈的時間,以便追究其責任。
        (6)收費完成。上述過程,均于瞬間完成,ETC系統可保證車輛高速通過收費站,收費計算機系統將通過該站的車輛識別碼及其新儲值等信息,經通信網絡,送至有關中心與其他中。

        3 關鍵研究
        項目采用的主要包括:RFID、網絡數據傳輸安全技術和處理數據的RFID中間件技術等。本文著重介紹處理數據的RFID中間件技術。
        3.1 RFID中間件模型的建立
        RFID中間件在上位機應用程序和讀寫器的數據采集之間扮演著樞紐的角色,其為上層應用程序提供的一組通用應用程序接口(API),應用程序能實現到RFID讀寫器的透明連接。RFID中間件是在物聯網三層架構中的應用層實現具體的功能,主要分為三個層次:數據采集層、事件處理層、信息發布層。中間件數據采集層負責感知車載RFID電子標簽的信息,整個系統的可用性、可靠性都以此為基礎;中間件事件處理層是RFID中間件至關重要的一層,在該層中對采集到的RFID電子標簽信息進行歸納整理,從無意義的數據中,提取出含有一定實際意義的事件信息。并且進一步封裝RFID電子標簽返回信息包,為上層應用提供更全面的信息與服務;中間件信息發布層負責為上位機軟件提供安全可靠的數據。就如何實時地對巨量RFID數據進行處理,如何充分挖掘RFID數據所包含的有用信息方面建立了模型。RFID中間件模型架構圖如圖3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775.htm

        c.jpg


        3.2 中間件算法實現
        在項目的具體應用中,由于讀寫器讀取RFID電子標簽信息的間隔是幾十毫秒,所以讀寫器獲取的信息數量巨大、雜亂無章、冗余的。這些原始的巨量RFID數據對上位機應用管理系統是無效的,把原始巨量的RFID數據變成對上位機應用管理系統有意義、有價值的數據是設計并實現算法的最終目的。RFID事件處理過程示意圖如圖4所示。
        感知層感知的數據上傳給傳輸層,傳輸層得到數據后并沒對數據做任何處理,而是把數據傳輸給應用層的中間件。中間件首先對上傳的數據消除冗余,再進一步判斷數據對本系統來說是不是有效的數據。對于RFID中間件判斷感知數據是不是對本系統有效的,本文提出兩種方案:
        (1)在本系統的注冊環節,把所有有效數據綁定RFID電子標簽的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電子產品代碼)編碼后存入后臺數據庫。對于這種方案,RFID中間件并不對消除冗余后的數據進行處理,而是把數據上傳給上層應用軟件,應用軟件可根據中間件上傳的RFID電子標簽EPC信息查詢數據庫,依次判斷感知層感知的數據對本系統是不是有效的。在此方案中RFID中間件對感知層感知的數據只是做了消除冗余、上傳數據的功能。上層應用軟件則完成了對數據是否為有效數據的判斷。
        (2)根據一定的編碼規則對本系統使用的所有RFID電子標簽,在信息注冊環節重新寫入RFID電子標簽內存儲EPC信息,例如:可以向RFID電子標簽內寫入以下EPC信息:ETC000000000000000000001,ETC000000000000000000002,ETC00000000000000000003,ETC000000000000000 000004等。對于這種方案,RFID中間件首先對感知層感知的數據進行消除冗余處理。然后RFID中間件會獲取感知到每個RFID電子標簽EPC編碼的前三位,判斷是不是ETC,進而判斷感知到的RFID電子標簽是不是本系統的電子標簽,感知的數據是不是有效的,最后再把有效的數據傳輸給上層應用軟件。
        對于以上RFID中間件對判斷感知數據是否有效提出的兩種方案各有各的特點,對于具體應用應該采用哪種處理機制,應根據上次應用軟件的應用特點來判斷。
        RFID技術的電子不收費系統由于采用了滿足該項目具體要求的RFID中間技術,使得上位機應用軟件得到了所需要的數據。本文已經實現用簡潔的算法實現RFID中間件處理巨量的RFID數據,挖掘應用系統有用信息的功能,進而緩解了網絡和處理器處理信息的壓力。

        4 結論
        RFID由單一識別向多功能識別發展的同時,將結合射頻識別、計算機網絡、信息處理以及自動控制等技術,實現跨地區、跨行業的應用。而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ETC系統與傳統的收費系統相比,有著絕對的發展優勢,隨著RFID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的發展,ETC系統也會逐漸得到完善,在高速公路收費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绍兴县| 怀远县| 华容县| 新乐市| 马龙县| 宁晋县| 靖宇县| 方山县| 从江县| 依兰县| 肥东县| 海宁市| 资中县| 全州县| 罗山县| 沈丘县| 德州市| 吴江市| 集贤县| 乌苏市| 潮安县| 北安市| 轮台县| 江西省| 景谷| 建宁县| 阿合奇县| 米易县| 阜新市| 祥云县| 灵寿县| 武平县| 阿勒泰市| 武穴市| 腾冲县| 桃园市| 右玉县| 奉化市| 衡水市| 文安县| 调兵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