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路由和交換的基本概念簡介

        路由和交換的基本概念簡介

        作者: 時間:2012-06-07 來源:網絡 收藏

        通常,器的性能比機要差一些,因為器是基于軟件的查表轉發,而機可以實現硬件的直通式轉發。但在傳統的園區網絡中,器并不會成為網絡的瓶頸。因為80%的數據量是在網絡內部的通訊,只有20%的數據是做遠程訪問,也就是說,大多數經過機的信息并不經過路由器。這就是傳統網絡的80/20流量模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708.htm

          近年來由于Internet/Intranet計算模式的興起,應用被集中管理,而不是象從前那樣分散在各個部門的網絡中,園區網絡的流量模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量的網絡訪問是遠程的,也就是要經過路由器的。這被稱為新的20/80流量模型。因此,路由器逐漸成為網絡的瓶頸。

          為了從技術上解決這個問題,網絡廠商開發了三層交換機,也叫做路由交換機。它是傳統交換機的性能和路由器的智能的結合。路由選擇仍由路由器完成,但路選的結果被交換機保留在自身的路由緩存中。這樣,一個數據流中的第一個數據包經過路由器,后繼的所有數據包直接由交換機查表轉發。得益于硬件轉發,三層交換機可以做到線速路由,如下圖所示。

          許多廠家生產的三層交換機本身即是交換機和路由器的結合體,如Cisco的5000,5500,6500系列的交換機可以選配路由模塊,實現三層功能。

          如此一來,園區網的內部就是交換機和三層交換機的天下了,全交換的園區網絡適應新的流量模型,徹底克服了傳統網絡的路由器瓶頸,極大地提高了網絡的效率。同時,路由器并沒有失業,仍然被用在遠程連接、撥號訪問等場合。

          本文第一部分中回顧了網絡的層次結構,接下來談了傳統的路由和交換的原理,最后介紹了在現在的園區網絡中如何將路由和交換的優勢相結合,最好地滿足用戶的流量模型。

          路由,交換,路由交換是本文的主要三個問題。

          篇幅所限,對于具體的協議就不再贅述了,有時候,了解協議的工作流程和具體的設備,如Cisco的路由器和交換機,對于理解網絡的原理是很有幫助的。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紫云| 怀柔区| 兴山县| 察隅县| 星子县| 崇明县| 冷水江市| 长春市| 淳化县| 调兵山市| 深泽县| 河津市| 怀宁县| 民权县| 红原县| 崇阳县| 扶绥县| 云浮市| 太康县| 金山区| 顺义区| 永胜县| 桂东县| 如皋市| 佛学| 渝北区| 汶川县| 宁武县| 丹巴县| 盖州市| 习水县| 灵璧县| 雅江县| 孙吴县| 封开县| 林芝县| 大姚县| 称多县| 库尔勒市| 巨鹿县|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