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ZigBee協議棧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設計

        基于ZigBee協議棧的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2-06-08 來源:網絡 收藏

        2.4 節點向協調器傳送數據
        節點向自己的應用層發送綁定確認信息之后,就調用發送報告函數myApp_StartReporting()向協調器發送數據信息。CC2430內部有一溫度,可測量的溫度范圍是-20~80℃,雖然所采集的結果與實際溫度不太相符合(比實際值偏高),但對于構建傳感器,并無太大影響。所以在本實驗中,傳感器節點所發送的就是其自身內部的溫度信息。由傳感器所得來的溫度信息為模擬信號,需要經過A/D轉換為數字信號。CC2430內部集成了多路A/D轉換,這里不再詳述。
        當協調器接收到溫度信息之后,對其進行解析,得到溫度信息。通過調用串口通信程序,將數據發送給PC機進行顯示。串口通信程序的,這里也不再詳述。

        3 實驗
        當建立綁定關系之后,傳感器節點就可以向協調器發送數據。將協調器程序下載到帶有擴展板的CC2430模塊中,然后將傳感器節點程序分別下載到4個帶有電池板的CC2430模塊中。協調器由3節5號電池供電,并通過RS232串口與PC機相連。在PC機上打開串口調試工具,并設置好端口號、傳輸速率及校驗位等。端口號的設置可通過PC機查看,而傳輸速率及校驗位等與串口通信程序的有關,這里選擇波特率為384 000,暫時沒有設置校驗位。每個傳感器節點均有2節7號電池供電。
        首先打開帶有擴展板的CC2430電源,按S1鍵將其設置成為協調器。然后再次按下S1鍵,即協調器開啟允許綁定功能。此時依次打開4個傳感器節點,它們會相繼加入。在實驗中,通過LED的亮滅來觀察啟動及節點加入的過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688.htm

        e.JPG


        網絡加入完畢之后,在PC機的串口調試界面中,能看到協調器所接收到得溫度信息,并且協調器為4個傳感器節點分別分配了16位的網絡地址,如圖5所示。

        4 結論
        本實驗實現了棧的傳感器網絡的開發。如果在PC機上采用LabVIEW軟件對串口數據進行處理,則可以實現數據的實時監測與報警,以及數據的存儲與回調等功能。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新县| 应城市| 巴里| 英吉沙县| 赞皇县| 西城区| 浦江县| 伊通| 启东市| 简阳市| 新野县| 桐梓县| 兴安县| 宣恩县| 洞口县| 若羌县| 嘉荫县| 伊春市| 安达市| 台州市| 阿拉尔市| 察雅县| 延津县| 墨江| 马山县| 连山| 望城县| 新源县| 许昌市| 莫力| 乌兰浩特市| 博爱县| 巴塘县| 房山区| 和龙市| 桓台县| 公安县| 上思县| 罗田县| 深圳市|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