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本地網PTN組網建設方案簡介
3G網絡迅猛發展激發了各類集團、WLAN(無線局域網絡)、小區數據業務等大顆粒業務需求,并對新一代的城域傳輸網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為了提高傳送網的IP化和分組能力,各地的移動本地網都加大了PTN建設力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685.htm組網原則及策略
移動本地網PTN總體建設原則是:移動本地網原則上采用PTN技術組網,按照全程全網的原則整體規劃,分布實施,兼顧GSM基站及重要集團客戶等全業務接入需求,與現有的MSTP網絡共存,統籌建設。
網絡規劃原則是:采用扁平化的組網結構,統籌規劃核心層、匯聚層、接入層。
1.核心層PTN組網原則
核心層應采用大容量或中容量設備,NNI(網絡側接口)接口速率不小于10G,采用環形結構或網狀結構,并以GE光接口與核心網對接,負責各種業務IP電路的調度。
2.匯聚層PTN組網原則
匯聚層PTN網絡應采用環形結構,環路節點數量宜為3~6個。
PTN網絡收斂的TDM(時分復用)電路應在匯聚層以STM-1方式與SDH匯聚層網絡對接。
3.接入層PTN組網原則
PTN網絡接入層以環形結構為主,末端接入可采用鏈形或星形結構。
接入層一般組建GE環路,環路節點數一般為4~6個節點;密集城區業務量較大的區域可組建10GE環路,環路節點數一般為6~8個節點。
早期原有采用MSTP接入的TD基站,可以結合PTN整體規劃,逐步替換為PTN設備承載。
4.MSTN與PTN混合組網思路
原則上,混合組網主要以接入層為主。方式一,新建PTN接入環網,下掛在傳統MSTP匯聚節點下面;方式二,新建MSTP環網,下掛在PTN匯聚節點下面;方式三,接入層MSTP與PTN設備直接組網;方式四,傳統的MSTP環網與新建的PTN環網在匯聚層互通,以實現傳統MSTP網絡與新建PTN網絡的互通。
PTN設備端口及業務配置要求
面向TD基站接入點(包括宏站和室內分布系統)主要分為以下兩大類:純TD基站、2G/3G共址站。對于純TD基站,如近期沒有集團客戶接入需求,可以配置交換容量較低的PTN設備,且只配置IP化接口;對于2G/3G共址站中現有GSM基站已通過MSTP設備承載,PTN只配置IP化接口;對于2G/3G基站均為新建時,則PTN設備同時配置IP化接口和TDM接口。
面向TD網絡的PTN業務配置,主要采用以太網虛擬專線方式接入,其業務保護模式主要采用端到端標簽交換路徑的1:1保護(考慮RNC POOL和LTE階段的業務和設備的雙歸保護能力,及OTN的網絡保護)。
本地網PTN建設方案
1.本地網PTN組網架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