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ON技術的電力通信網應用研究
1.2 ASON的連接方式
通過傳送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ASON支持3種連接:永久連接、交換連接和軟永久連接。永久連接也被稱為供給式連接,由網管系統或人工完成。交換連接是1種由終端用戶的請求而建立的任何連接,即在連接的終端節點之間通過1個信令/控制平面,包括控制平面內的信令單元之間的信令消息的動態交換來建立,交換連接的引入是整個ASON的核心所在,正是有了交換式連接的引入才使光網絡才有了智能化的特征。軟永久連接是用戶到用戶的連接,其中端到端連接中的用戶到網絡部分是通過網絡管理系統建立的1個永久連接,而端到端連接的網絡部分是通過控制平面建立的1個交換連接,這種連接的建立方式介于前兩者之間,它是1種分段的混合連接方式,在連接的網絡部分,連接建立的請求由管理平面發起,由控制平面設置。3種連接方式的結構圖如圖2~4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576.htm
1.3 ASON組網因素
1.3.1 網絡緯度
網絡維度是ASON組網要考慮的關鍵因素。對于1個理想的網狀網,各節點間就需要有一定的連接度,每個節點最好有3個以上物理連接方向。只有網絡在一定連接度的條件下,整個網絡在網狀恢復利用率等方面才能較好地發揮優勢。
1.3.2 業務類型
ASON網絡能夠提供網狀恢復功能,使得運營商可以在帶寬利用率和業務恢復時間之間尋找平衡點。通常數據業務相對話音業務而言對時延要求較低,使得以數據業務為主導的網絡比較合適采用ASON技術。
1.3.3 DCN實現方式
建議優先選擇帶內方式,因為帶內方式不需要再新建DCN網絡,而且DCN網絡的安全性與DCN物理層的鏈路冗余度密切相關,因帶內方式下的DCN拓撲與光傳輸網拓撲完全相同。而光傳輸網拓撲己具備了較高的鏈路冗余度,所以帶內方式也具備了良好的安全性。如果用帶外方式,必須保證DCN網絡的鏈路冗余度不低于光傳輸網拓撲,否則,除了增強成本,帶外方式不具備其他優勢。
1.3.4 業務量大小
業務量大小通常是組網時選擇拓撲結構主要考慮因素之一。在業務量較小情況下,環型連接表現出更好帶寬利用率。但對于大業務量,節點間大業務量的需求可使得網狀網絡提供的節點間的直連物理管道能被有效填充而表現出更好的帶寬利用率。
1.3.5 互聯互通
ASON組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實現多廠商環境下業務的互聯互通,因此要求設備符合主流的協議和信令標準。為更好地互通和管理,應避免引入過多種的協議。
1.4 ASON的技術優勢
與傳統的光網絡相比較,ASON具有以下幾方面的技術優勢:
1)在光網絡通信時實現動態的分配,可以根據用戶實施的反饋信息對提供的寬帶進行動態的調整;
2)由于ASON技術有雙向性的特點,可以對光網絡有良好的監控和保護能力,并且具有分布式處理的優點;
3)可以實現對數據網元光層網元獨立控制,將光網絡的數據業務和資料系統有效地聯系在一起,可以使網元具備智能性;
4)網絡擴容能力強,ASON具有自動發現并添加網絡節點的功能,可以大大減少大規模網絡擴容時所帶來的工作量;
5)網絡安全性高,ASON網絡采用網狀網結構,不受節點多點失效和斷纖問題的影響,同時ASON還提供了多種保護和恢復機制,對不同等級的業務提供相應級別的保護和恢復方式,保證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6)網絡資源利用率高,ASON引入了恢復機制,使得保護所占用的帶寬較之SDH要少20%~30%,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資源利用率。
2 青海電力通信傳輸網現狀
2.1 組網結構
青海電力通信網主要由華為、中興、ECI光傳輸設備組成,其網絡主要為環帶鏈結構,已建成了4個光纖雙環網,其中核心骨干光纖環網傳輸帶寬為10 G,骨干光纖環網傳輸帶寬為2.5 G。核心骨干通信站點大都有多套MSTP設備,業務調度復雜。
2.2 存在的問題
目前在組網方面存在以下問題:
1)環網資源利用率低,跨環通信站點成為網絡瓶頸。核心通信站點建有多套MSTP設備,業務轉接需通過設備間ODF/DDF互連來實現,電路調度由人工完成,工作量大,易產生錯誤;網絡利用率低,復用段保護只能實現50%的帶寬利用率。
2)保護恢復機制單一,對新業務支持能力差。傳統的SDH只能提供環網保護,無法根據不同客戶需求提供不同的保護恢復方式;無法實現端到端的自動配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