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MIMO天線3種技術及應用場景分析

        MIMO天線3種技術及應用場景分析

        作者: 時間:2012-06-29 來源:網絡 收藏

        無線區域中心地理位置位于片區中心,射頻拉遠遠端機以無線區域中心為圓心向各個方向拉遠覆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509.htm

        比較圖6和圖8可以發現:采用分布式建設模式可以得到不強不弱的信號覆蓋,依據文獻[3]和[5],數據速率將提升3倍以上,因此,應采用分布式建設模式。采用當前3G的宏基站建設模式時,最大問題是覆蓋區內信號電平分布極不均勻,信號功率按距離四次方衰減,覆蓋區內有一半區域(信號電平為-75~-85dBm)不能提供高速率數據,此時需大量的中繼拉遠設備(無線或有線光纖拉遠設備)來覆蓋信號陰影區,才能保證95%區域信號電平達到-75dBm以上,否則會回到2G時代只能提供低速率數據。

        6 當前密集城區使用智能天線問題討論

        上文提到有波束成型和分集,它們最大區別是前者的直列陣子相關性很強,直列陣子之間距離在0.5個波長之內。后者直列陣子相關性很差,陣子之間距離在10個波長之上稱為空間分集或用交叉極化天線來達到分集效果。那么當前TD-SCDMA在密集城區使用標準的垂直極化智能天線效果如何,其實早就發現問題,實際還不如將垂直極化天線陣(8列垂直極化天線陣)換成交叉極化天線陣(4×2交叉極化天線陣)。此時智能天線作用被弱化,分集作用加強,這就是TD-SCDMA有8通道分集,其中4通道+45°與另外的4通道-45°實現交叉極化二重分集。

        建議對于密集城區,每個扇區采用四重分集(4×4 天線)。

        可將當前的2 W 8通道,減為10 W 4通道,用交叉極化分集和空間分集聯合使用,實現4通道分集,獲得增益6dB。這樣取消3扇區基站共24(3×8)個塔放被, 將27(3×9)根射頻饋線減為12(3×4)根,81(3×3×9)個防水接頭減為12(3×4)個。對于市郊、農村地區,多徑分量少,各空間信道之間的相關性較大,因此可用垂直極化6(或4)列智能天線,不建議使用交叉極化智能天線。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阳县| 安图县| 明水县| 安阳市| 上栗县| 汶川县| 通河县| 海盐县| 昌乐县| 延川县| 银川市| 黄大仙区| 邢台市| 同心县| 连平县| 团风县| 老河口市| 清远市| 葫芦岛市| 溧水县| 融水| 南雄市| 濮阳县| 平顺县| 南宁市| 安泽县| 黄冈市| 镇原县| 泰州市| 小金县| 旬阳县| 兴安盟| 定陶县| 岗巴县| 唐海县| 通辽市| 肃北| 疏附县| 黔东| 墨玉县| 改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