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MIMO天線3種技術及應用場景分析

        MIMO天線3種技術及應用場景分析

        作者: 時間:2012-06-29 來源:網絡 收藏

        BLAST算法是貝爾實驗室提出的一種有效的空時處理算法,目前已廣泛系統中。BLAST算法分為D-BLAST算法和V-BLAST算法。

        D-BLAST算法是由貝爾實驗室的G.J.Foschini于1996年提出的。對于D-BLAST算法,原始數據被分為若干子數據流,每個子流獨立進行編碼,而且被循環分配到不同的發射。D-BLAST的好處是每個子流的數據都可以通過不同的空間路徑到達接收端,從而提高了鏈路的可靠性,但其復雜度太大,難以實際使用。

        1998年G.D.Golden和G.J.Foschini提出了改進的V-BLAST算法,該算法不再對所有接收到的信號同時解碼,而是先對最強信號進行解碼,然后在接收信號中減去最強信號,再對剩余信號中最強信號進行解碼,再次減去,如此循環,直到所有信號都被解出。

        2002年10月,世界上第一個BLAST芯片在貝爾實驗室問世,這標志著走向商用的開始。

        1.3 波束成型

        波束成型又稱為智能,通過對多個輸出信號的相關性進行相位加權,使信號在某個方向形成同相疊加,在其他方向形成相位抵消,從而實現信號的增益。

        當系統發射端能夠獲取信道狀態信息時(如TDD系統),系統會根據信道狀態調整每個天線發射信號的相位(數據相同),以保證在目標方向達到最大的增益;當系統發射端不知道信道狀態時,可以采用隨機波束成形方法實現多用戶分集。

        2 3種技術的優缺點及

        空間復用能最大化系統的平均發射速率,但只能獲得有限的分集增益,在信噪比較小時使用,可能無法使用高階調制方式(如16QAM等)。

        無線信號在密集城區、室內覆蓋等環境中會頻繁反射,使得多個空間信道之間的衰落特性更加獨立,從而使得空間復用的效果更加明顯。

        無線信號在市郊、農村地區,多徑分量少,各空間信道之間的相關性較大,因此空間復用的效果要差許多。

        對發射信號進行空時編碼可以獲得額外的分集增益和編碼增益,從而可以在信噪比相對較小的無線環境下使用高階調制方式,但無法獲取空間并行信道帶來的速率紅利。空時編碼技術在無線相關性較大的場合也能很好地發揮效能。

        因此,在MIMO的實際使用中,空間復用技術往往和空時編碼結合使用。當信道處于理想狀態或信道間相關性小時,發射端采用空間復用的發射方案,例如密集城區、室內覆蓋等;當信道間相關性大時,采用空時編碼的發射方案,例如市郊、農村地區。這也是3GPP在FDD系統中推薦的方式。

        波束成型技術在能夠獲取信道狀態信息時,可以實現較好的信號增益及干擾抑制,因此比較適合TDD系統。

        依據文獻[4],波束成型技術不適合密集城區、室內覆蓋等環境,由于反射的原因,一方面接收端會收到太多路徑的信號,導致相位疊加的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大量的多徑信號會導致DOA信息估算困難。

        3 二重接收分集技術的數據速率提升作用

        3G(WCDMA)室內空間二重分集接收的實測數據速率,也可說明多天線作用。室內分布空間二重分集接收如圖4所示。

        從表1可看出室內覆蓋,二重分集接收速率提升2倍以上。

        相關的規劃設計人員應該思考在大樓內建3G基站,該花的錢,如基站主設備、物業、管道、基房、配套電源及空調等等加起來恐怕不會少于10萬元,但僅僅缺少一路主饋線(200 m 0.6萬元)不能用于分集(注意,原2天線1~2之間8 m沒有分集),現改為分集,使得系統數據容量翻倍。

        4 不強不弱的均勻信號覆蓋對數據速率的影響

        在3G/4G技術中,MIMO技術理論上為數據實現高階調制,但是在實際覆蓋區內信號太強或太弱都不可能實現數據高階調制,只有不強不弱的均勻信號才能采用數據高階調制,從而得到數據速率的提升。

        4.1 泰爾實驗室實測數據[5]

        泰爾實驗室實測WLAN(OFDM)數據速率與場強關系見表2。

        4.2 A8 Super Wi-Fi設備性能

        京信公司無線傳輸與接入事業部提供的A8 Super Wi-Fi設備性能見表3。

        實際工程為了90%無線覆蓋區可接入系統,應有8dB陰影衰落儲備,因此其覆蓋電平對應數據速率應如表3所示。

        4.3 結論

        從表2和表3可看出當接收機輸入電平為-82dBm時,數據速率僅為6 Mbit/s,當接收機輸入電平為-65dBm時,數據速率達到54 Mbit/s,數據速率提升9倍,說明未來LTE基站邊界電平應取-75dBm,而不是2G時代的-85dBm。

        5 未來MIMO天線建設模式

        將可能有2種天線建設模式:即2G/3G時代的宏基站天線建設模式和分布式天線建設模式。

        5.1 宏基站天線建設模式

        宏基站天線建設模式如圖5所示,將MIMO天線放在3扇區中心的30 m高塔上。圖6示出的是宏基站覆蓋信號電平分布示意圖。

        5.2 分布式天線建設模式

        圖7示出的是文獻[3]給出的建設模式。圖7中1+6個近遠端覆蓋范圍等于1個宏基站覆蓋范圍。覆蓋區內采取小功率、多天線的模式進行覆蓋。天線掛高不宜過高(8m左右);室外天線口功率為15~30dBm;市區天線覆蓋半徑在150 m以內。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宣恩县| 吉首市| 杭州市| 长宁区| 襄汾县| 威宁| 石棉县| 高青县| 新密市| 重庆市| 南投县| 维西| 万全县| 藁城市| 米脂县| 石阡县| 新宁县| 宜良县| 水城县| 东方市| 香格里拉县| 株洲县| 平度市| 永吉县| 霍城县| 新干县| 汉阴县| 乐昌市| 南开区| 耒阳市| 富川| 余干县| 乐都县| 凉城县| 海口市| 陇川县| 威宁| 丰台区| 长岭县| 汤原县| 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