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TD-SCDMA到TD-LTE跨系統小區重選仿真研究

        TD-SCDMA到TD-LTE跨系統小區重選仿真研究

        作者: 時間:2012-07-17 來源:網絡 收藏

        標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408.htm

        重選是一種終端行為,通常是終端主動發起的用戶遷移。終端根據當前的測量結果和網絡側配置的門限值,依據重選判決準則來判定是否發起重選過程。重選不僅是終端重要的移動性功能,也是實現不同網絡相互兼容的重要方法。小區重選分為內重選和跨(int- RAT)重選。

        TD- LTE 作為 TD- SCDMA 技術未來的演進方向,為保證網絡演進的平滑過渡,同時支持 TD- SCDMA 和TD- LTE 的雙模終端(如數據卡等)成為必然。這種雙模終端的跨小區重選分為 TD- SCDMA 重選到 TD- LTE和 TD- LTE 重選到 TD- SCDMA兩種不同的過程。前者遵循 TD- SCDMA 重選規律,后者則依據 TD- LTE 重選原理。

        關于小區重選算法有 R 準則和基于優先級重選準則等。目前 TD- SCDMA商用終端的小區重選算法遵循 R 準則,而 TD- LTE 終端重選判決算法則是基于優先級概念的小區重選。

        本文通過分析發現,在兩種網絡共站址的環境下 R 準則并不適用于 TD- SCDMA 到 TD- LTE 跨系統重選過程。結果表明 TD- SCDMA和 TD- LTE 雙模終端如果遵循 R 重選準則進行跨系統小區重選,則會產生“乒乓效應”。這樣不僅使得用戶無法正常通信,而且會極大地增加網絡側信令負擔。另外采用 R 重選準則后,大大降低了雙模終端用戶駐留在 TD- LTE 網絡的比例。因此本文針對性提出兩種解決方案,一種是在R 準則基礎上進行部分修改,另外一種則是引入基于優先級的重選準則。通過數據表明,這兩種方案都很好地解決了 R 重選準則所帶來的弊端。相比較而言,引入優先級概念的重選判決算法在實現手段上更加靈活簡便,且應用范圍更廣,更加適用于TD- LTE 網絡和其他多制式網絡共存的特點。但缺點是對 TD- SCDMA網絡側改動較大,給網絡升級帶來一定困難。且增加了雙模終端測量的概率,進而增大了終端硬件的功耗。

        1 TD- S CDMA 到 TD- LTE 跨系統重選問題分析

        1.1 重選準則的特點

        目前 TD- SCDMA 商用終端重選所遵循的準則通常也被稱之為 R 準則。此準則的特點是基于目標小區和服務小區信號差值的比較,終端觸發測量后,如果目標小區的信號值比服務小區好于一定門限值,則觸發重選。

        TD- LTE 制式終端跨系統重選則采用基于優先級的重選準則。簡單來說終端觸發測量后,對于高優先級的目標小區來說,只要其信號值好于一定門限,就會觸發重選。

        對于低優先級的目標小區而言,首先服務小區信號值低于一定門限,且目標小區的信號值高于一定門限,此時才會觸發重選。由此看出此方法和TD- SCDMA 最大的不同在于:TD- LTE 的重選準則是絕對信號值的比較,而 TD- SCDMA的重選判決則是服務小區和目標小區的差值比較。

        1.2 共站址環境下雙模終端信號接收規律

        在共站址(TD- SCDMA 和 TD- LTE)的小區環境下,對于靜止或移動速度很低的雙模終端來說,在一定時間內,其分別接收到的接收信號碼功率(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接收信號碼功率)和參考信號接收功率 (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服從固定線性差值關系。

        一般的,從信號覆蓋的角度考慮損耗,快衰落帶來的影響忽略不計。路徑損耗和陰影衰落對終端的信號接收產生主要影響。終端天線接收處的信號功率值服從公式(1):

        接收功率 = 基站有效發射功率 + 天線增益 - 路徑損耗 - 陰影衰落 - 穿透損耗 (1)

        公式(1)中:天線增益為相對空間位置和頻率的函數,路徑損耗為距離和頻率的函數,陰影衰落呈對數正態分布,穿透損耗與室內建筑物理材料和頻率有關。

        對于雙模終端而言,由于本身終端的特性,如兩種通信制式共用一個硬件單元,共處一個地理位置等,且 TD- SCDMA 和 TD- LTE 占用頻率相近,因此天線增益相近。而對于路損模型都是采用適用于2 GHz 的 Cost231- Hata 模型,則二者的路損相等。陰影效應帶來的衰落對于同一個雙模終端來說,對不同制式的信號損耗非常相近,差別足夠小到忽略不計。穿透損耗則對于終端靜止在一個不變的通信環境下是固定不變的。因此根據公式(1)得知終端接收到的 RSCP 和 RSRP 服從線性關系。

        通過也證實這一結論。當這兩種制式都不做對邊緣用戶的優化時,設 TD- LTE 的全帶寬(10MHz) 的發射功率為 46 dBm,TD- SCDMA 全帶寬(1.28 MHz)發射功率為 33 dBm,雙模終端接收信號電平值概率分布如圖 1 所示。

        雙模終端接收信號 CDF 圖

        圖 1 雙模終端接收信號 CDF 圖

        在此基站功率配置下,對于靜止的雙模終端,接收到不同網絡的信號值關系服從公式(2):

        RSCP- RSRP=9.2 dB (2)

        1.3 共站址環境下 R 重選準則問題分析

        駐留在 TD- SCDMA網絡的雙模終端,開啟測量后,當 TD- LTE 小區和 TD- SCDMA 小區的信號差值高于一定門限時,則發生跨系統重選。而在共站址環境下,這兩種網絡的信號差值固定不變,為保證終端能夠駐留到 TD- LTE,網絡側配置門限必須滿足重選標準,否則終端始終無法駐留到 TD- LTE。而當門限滿足重選標準時,造成的后果是 TD- SCDMA 終端一旦開啟對 TD- LTE 的測量,則必定發生重選,并駐留到 TD- LTE 小區上去。這樣會導致惡劣的連鎖反應。下面以圖 2 為例進行分析。

        共站址小區門限參數劃分區域圖

        圖 2 共站址小區門限參數劃分區域圖

        假設 TD- SCDMA 覆蓋全小區,TD- LTE 覆蓋小區中心部分;區域 A 邊界是劃分 TD- SCDMA 是否觸發對 TD- LTE 測量的分水嶺,區域 B 的外邊界是劃分 TD- LTE 滿足是否駐留要求的分水嶺。

        表 1 共站址小區 TD-SCDMA 用戶行為表

        cdma相關文章:cdma原理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宁市| 华安县| 通化市| 新平| 贺州市| 江阴市| 丹棱县| 宽甸| 雅安市| 佛学| 富裕县| 江口县| 尼木县| 石景山区| 丽水市| 新郑市| 南华县| 揭阳市| 长岛县| 南京市| 潜山县| 静安区| 子洲县| 内江市| 光山县| 庆安县| 巴林右旗| 鄂托克前旗| 通辽市| 定日县| 公主岭市| 长顺县| 尼勒克县| 瑞昌市| 琼海市| 普兰县| 苏尼特右旗| 宁南县| 平塘县| 侯马市| 石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