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多核系統中NoC通訊架構的關鍵技術

        多核系統中NoC通訊架構的關鍵技術

        作者: 時間:2012-08-13 來源:網絡 收藏

        片上網絡結構常用的為直接型結構,即網絡中每個節點與相鄰節點之間以點對點方式或直接互聯的方式連接,如網格(Mesh)結構,Mesh結構足規則的拓撲結構,具備硬件實現簡單、網絡擴展性好等優點,因此做為以最為常用拓撲結構。包括了規則的Mesh結構、不規則的Mesh結構、多層Mesh結構、稀疏的Mesh結構,二維環狀Mesh結構,還有胖樹結構、八角形網絡等。圖2所示為采用二維網格結構的片上網絡,這是較常用的結構。該二維網格結構由資源單元和網絡結構構成,其中網絡結構包括交換單元、通信通道和資源與網絡的接口,資源單元由嵌入式或者存儲器構成。圖中S表示交換單元,P與C分別表示處理器單元與緩沖存儲器,D表示DSP單元,re表示可配置單元,如FPGA單元。mi表示資源與網絡的接口,M表示存儲單元。圖中每一個方形區域(Region)用于映射不同結構的系統,例如處理器子系統和存儲器子系統合成的區域,區域的規模可以大于一般的資源單元,但區域與片上網絡其他部分的互連需要通過交換單元進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153.htm

        b.JPG


        法國Pierre et Marie Curie大學的Pierre Guerrier等人在2000年提出了稱為胖樹(Fat-tree)結構的網絡結構,如圖3所示。r是節點,p是資源節點,其在設計一種可升級、可編程的集成網絡時采用了這種結構。與二維網狀網絡相比,胖樹結構中樹的深度決定了點對點的延遲,兩個資源結點間的最多需要經過3個結點。

        c.JPG


        與此同時,F.Karim等人在設計網絡處理器時提出了八角形網絡結構,如圖4所示。類似于胖樹網絡,該網絡中兩個資源結點間的點對點的延遲取決于源點與終點的相對位置。任意兩個資源結點間的通訊最多需要通過兩個內部連線。

        d.JP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市| 凤城市| 安多县| 广平县| 云阳县| 山东省| 越西县| 洮南市| 增城市| 台南市| 定州市| 灵寿县| 万安县| 漳平市| 封开县| 东莞市| 德州市| 屯留县| 北京市| 淳化县| 郁南县| 南安市| 青河县| 西充县| 建瓯市| 陇川县| 京山县| 台中县| 壤塘县| 高邑县| 江津市| 邮箱| 瑞金市| 大足县| 尼玛县| 浑源县| 江西省| 建平县| 广饶县| 长兴县| 济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