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PCB分層堆疊設計控制EMI

        基于PCB分層堆疊設計控制EMI

        作者: 時間:2012-08-27 來源:網絡 收藏

        解決問題的辦法很多,現代的抑制方法包括:利用抑制涂層、選用合適的EMI抑制零配件和EMI仿真等。本文從最基本的布板出發,討論堆疊在EMI輻射中的作用和技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065.htm

        電源匯流排

        在IC的電源引腳附近合理地安置適當容量的電容,可使IC輸出電壓的跳變來得更快。然而,問題并非到此為止。由於電容呈有限頻率響應的特性,這使得電容無法在全頻帶上生成干凈地驅動IC輸出所需要的諧波功率。除此之外,電源匯流排上形成的瞬態電壓在去耦路徑的電感兩端會形成電壓降,這些瞬態電壓就是主要的共模EMI干擾源。

        我們應該怎麼解決這些問題?

        就我們電路板上的IC而言,IC周圍的電源層可以看成是優良的高頻電容器,它可以收集為干凈輸出提供高頻能量的分立電容器所泄漏的那部份能量。此外,優良的電源層的電感要小,從而電感所合成的瞬態信號也小,進而降低共模EMI。

        當然,電源層到IC電源引腳的連線必須盡可能短,因為數位信號的上升沿越來越快,最好是直接連到IC電源引腳所在的焊盤上,這要另外討論。

        為了共模EMI,電源層要有助於去耦和具有足夠低的電感,這個電源層必須是一個相當好的電源層的配對。有人可能會問,好到什麼程度才算好?問題的答案取決於電源的、層間的材料以及工作頻率(即IC上升時間的函數)。通常,電源的間距是6mil,夾層是FR4材料,則每平方英寸電源層的等效電容約為75pF。顯然,層間距越小電容越大。

        上升時間為100到300ps的器件并不多,但是按照目前IC的發展速度,上升時間在 100到300ps范圍的器件將占有很高的比例。對於100到 300ps上升時間的電路,3mil層間距對大多數應用將不再適用。那時,有必要采用層間距小於1mil的分層技術,并用介電常數很高的材料代替FR4介電材料。

        現在,陶瓷和加陶塑料可以滿足100到300ps上升時間電路的設計要求。

        盡管未來可能會采用新材料和新方法,但對於今天常見的1到3ns上升時間電路、3到6mil層間距和FR4介電材料,通常足夠處理高端諧波并使瞬態信號足夠低,就是說,共模EMI可以降得很低。本文給出的分層堆疊設計實例將假定層間距為3到6mil。

        電磁屏蔽

        從信號走線來看,好的分層策略應該是把所有的信號走線放在一層或若干層,這些層緊挨著電源層或接地層。對於電源,好的分層策略應該是電源層與接地層相鄰,且電源層與接地層的距離盡可能小,這就是我們所講的“分層策略。

        PCB堆疊

        什麼樣的堆疊策略有助於屏蔽和抑制EMI?以下分層堆疊方案假定電源電流在單一層上流動,單電壓或多電壓分布在同一層的不同部份。多電源層的情形稍後討論。

        4層板

        4層板設計存在若干潛在問題。首先,傳統的厚度為62mil的四層板,即使信號層在外層,電源和接地層在內層,電源層與接地層的間距仍然過大。

        如果成本要求是第一位的,可以考慮以下兩種傳統4層板的替代方案。這兩個方案都能改善EMI抑制的性能,但只適用於板上元件密度足夠低和元件周圍有足夠面積(放置所要求的電源覆銅層)的場合。

        第一種為首選方案,PCB的外層均為地層,中間兩層均為信號/電源層。信號層上的電源用寬線走線,這可使電源電流的路徑阻抗低,且信號微帶路徑的阻抗也低。從EMI的角度看,這是現有的最佳4層PCB結構。

        第二種方案的外層走電源和地,中間兩層走信號。該方案相對傳統4層板來說,改進要小一些,層間阻抗和傳統的4層板一樣欠佳。如果要控制走線阻抗,上述堆疊方案都要非常小心地將走線布置在電源和接地鋪銅島的下邊。另外,電源或地層上的鋪銅島之間應盡可能地互連在一起,以確保DC和低頻的連接性。

        6層板

        如果4層板上的元件密度比較大,則最好采用6層板。但是,6層板設計中某些疊層方案對電磁場的屏蔽作用不夠好,對電源匯流排瞬態信號的降低作用甚微。下面討論兩個實例。

        第一例將電源和地分別放在第2和第5層,由於電源覆銅阻抗高,對控制共模EMI輻射非常不利。不過,從信號的阻抗控制觀點來看,這一方法卻是非常正確的。

        第二例將電源和地分別放在第3和第4層,這一設計解決了電源覆銅阻抗問題,由於第1層和第6層的電磁屏蔽性能差,差模EMI增加了。如果兩個外層上的信號線數量最少,走線長度很短(短於信號最高諧波波長的1/20),則這種設計可以解決差模EMI問題。將外層上的無元件和無走線區域鋪銅填充并將覆銅區接地 (每1/20波長為間隔),則對差模EMI的抑制特別好。如前所述,要將鋪銅區與內部接地層多點相聯。

        通用高性能6層板設計一般將第1和第6層布為地層,第3和第4層走電源和地。由於在電源層和接地層之間是兩層居中的雙微帶信號線層,因而EMI抑制能力是優異的。該設計的缺點在於走線層只有兩層。前面介紹過,如果外層走線短且在無走線區域鋪銅,則用傳統的6層板也可以實現相同的堆疊。

        另一種6層板布局為信號、地、信號、電源、地、信號,這可實現高級信號完整性設計所需要的環境。信號層與接地層相鄰,電源層和接地層配對。顯然,不足之處是層的堆疊不平衡。

        這通常會給加工制造帶來麻煩。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將第3層所有的空白區域填銅,填銅後如果第3層的覆銅密度接近於電源層或接地層,這塊板可以不嚴格地算作是結構平衡的電路板。填銅區必須接電源或接地。連接過孔之間的距離仍然是1/20波長,不見得處處都要連接,但理想情況下應該連接。

        DIY機械鍵盤相關社區:機械鍵盤DIY


        EMC相關文章:EMC是什么意思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乳山市| 商河县| 轮台县| 麻栗坡县| 集贤县| 加查县| 江油市| 金沙县| 盖州市| 高密市| 莒南县| 沾化县| 沙雅县| 兰坪| 姜堰市| 连城县| 安陆市| 满洲里市| 奉新县| 通道| 宁安市| 巴青县| 巴中市| 丹阳市| 丘北县| 政和县| 丁青县| 池州市| 隆昌县| 常熟市| 陆川县| 本溪| 二连浩特市| 晋中市| 衢州市| 通榆县| 东平县| 闽清县| 竹溪县| 许昌市| 池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