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UHF RFID讀寫器編解碼模塊的FPGA實現

        UHF RFID讀寫器編解碼模塊的FPGA實現

        作者: 時間:2012-11-07 來源:網絡 收藏


        3 總體設計
        在本讀寫器設計中,ARM與協同工作。ARM芯片是LPC2148,工作時鐘是20 MHz,主要完成對讀寫器系統的控制。而則負責部分的數據流處理,工作時鐘頻率是25 MHz。圖5是部分的整體設計框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3736.htm

        h.JPG


        FPGA中的模塊主要包括協議控制及命令產生模塊、PIE編碼模塊、/miller解碼模塊,以及用于與PC機交互的串口控制模塊。
        工作過程如下:對讀寫器命令數據及其相應的CRC5/16校驗位進行PIE編碼,編碼完成送到射頻發射端,數字信號通過控制射頻芯片RF2 173的開關引腳實現調制深度為100%的OOK(On-Off Keying)調制,并經由收發分離的定向耦合器,通過天線發射出去。
        場內標簽接收到讀寫器發送的信息后,在允許其通信的情況下,會根據讀寫器發送來的命令參數,選擇4種編碼方式中的一種,將要回復讀寫器的數據進行編碼,經調制之后在空間傳輸。
        讀寫器天線接收到標簽信息后,經由定向耦合器將標簽信息送到讀寫器的射頻接收模塊,該模塊對標簽信息進行解調,并將解調后得到的數字信號送給FPGA的/miller解碼模塊。解碼模塊根據數據的編碼方式選擇相應的電路解碼,解碼后的數據返回給協議控制及命令產生模塊。該模塊根據上次發送的命令以及接收到的標簽信息作出判斷,產生下一次的操作命令數據,發給PIE編碼模塊,與該標簽進行進一步的信息交互或選擇重新讀取另外的標簽。
        同時,為了準確獲取標簽信息,必須將讀寫器與PC機相連。讀寫器通過由FPGA實現的串口模塊與PC機相連,對讀取到的標簽信息做必要的顯示,如標簽返回的RN16、EPC、UII等。

        4 FPGA實現電路
        為了實現FPGA部分的功能,在Altera公司的EP1C3T100C6芯片上,利用Quartus II軟件進行設計,PIE編碼模塊設計如圖6所示。

        i.JPG


        4.1 編碼模塊設計
        PIE編碼由pie_encode模塊實現。該模塊接收命令產生模塊并行發來的8位數據,按照協議規定及設置,先給命令數據添加特定的幀頭,并根據數據傳輸速率,對命令數據及其CRC5/16校驗位進行PIE編碼,編碼完成后輸出給射頻發射模塊調制,然后通過天線發送出去。其設計框圖如圖6所示。
        PIE編碼模塊由編碼狀態機作為控制模塊。狀態機的狀態由命令幀頭和數據0和1組成,即idle、delimiter、tari、rtcal、trcal、data_ sendl、data_send0 7個狀態,其中idle是空閑狀態,接收到開始信號后跳轉到其他狀態。狀態機的流程按照命令的組成依次進行,每個狀態按照協議要求保持特定的時間,直至命令編碼完成。由于Query命令和其他命令的幀頭不同,query_cmd_flag_in信號用于指示此次發送來的數據是否為Query命令數據,如果是,則在編碼時加入TRcal命令段;否則,跳過TRcal狀態。
        在接收部分數據開始發送指示信號rx_cmd_start與要發送的數據rx_cmd、rx_cmd_num保持同步,編碼模塊中的命令數據計數器和命令數據移位寄存器根據rx_cmd_start信號將8位數據并行送入各自的寄存器。
        接收完成后,數據寄存器會根據計數器中的值進行相應的移位,將無效數據移出,保證有效數據是從命令寄存器中的最高位開始。同時,每完成一位數據的編碼,計數器自減1,移位寄存器也自動左移一位,將下一個要編碼的數據放入待編碼數據寄存器中,該寄存器由此去控制狀態機的下一個流程。
        發送部分主要由一個命令長度計數器組成,該計數器根據命令參數的設置以及所處的狀態進行計數,控制狀態機在某個狀態保持的時間當一位數據編碼完成,計數器清0,并開始對下一位數據計數,同時狀態機也跳轉到下一個狀態,而編碼數據則根據狀態機的狀態以及計數器的值拉高或拉低,并由鎖存器將編碼后的命令鎖存輸出。這樣就實現了邊編碼邊調制的目的,提升了命令發送的速率,也節省了硬件資源。
        4.2 解碼模塊設計
        解碼部分由data_pre_process、fm_and_miller_decode、data_post_decode 3個模塊組成。data_pre_process是解碼數據預處理模塊,接收射頻模塊解調后的數據。因為射頻發射和接收使用的是同一根天線,發射的數據信息以及其他雜波信號經常會泄露進解碼模塊。該模塊主要是去除信號中的毛刺,并對接收數據的高低電平長度進行判斷,看是否符合編碼規則,如果均在合適的范圍內,則視為成功。同時產生待解碼數據的采樣信號,以及其他指示信號,以便解碼模塊的數據處理;若不符合要求則丟棄這部分數據,重新檢查分析新來的數據信息。
        data_post_process是解碼數據確認及串并轉換模塊。解調后的數據經過了解碼預處理模塊的初步判斷,只是符合了一定的編碼規則,在解碼過程中還可能會出現諸如幀頭出錯、結尾數據不為1等其他錯誤。該模塊通過判斷解碼模塊的error和data_success信號,確認此次解碼是否成功,若成功,將接收解碼數據,同時考慮到串行數據傳輸速度較慢,本模塊會對解碼數據進行串并轉換,然后8位并行地將解碼后的數據傳輸給其他模塊。
        fm_and_miller_decode是解碼模塊。其組成框圖如圖7所示。

        j.JPG


        該解碼模塊主要由解碼狀態機控制。狀態機的狀態由初始態、數據解碼態,以及最后的解碼成功和解碼失敗狀態組成。接收到解碼開始信號時,狀態機由初始態跳轉到數據解碼態開始解碼,在解碼過程中,如果發現輸入的數據違背了編碼規則或不符合命令的設置,則直接跳入失敗狀態。在該狀態下,會有一個解碼失敗信號error產生并輸出。如果解碼順利進行到結束,則跳轉到解碼成功狀態,會有一個解碼成功信號data_success產生并輸出,控制下一個模塊的工作。這樣解碼狀態機一邊接收待解碼數據,進行解碼處理,一邊將前面處理完的數據輸出給CRC5/16校驗模塊,實現了類似于流水線的工作,節省了解碼時間。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贤区| 营山县| 靖州| 密山市| 滨海县| 玉屏| 隆安县| 五家渠市| 中山市| 三原县| 黎城县| 梨树县| 湖北省| 宁陵县| 桐庐县| 许昌市| 敦化市| 永定县| 乌拉特中旗| 南宁市| 鸡东县| 广平县| 永福县| 江西省| 额敏县| 镇雄县| 调兵山市| 兴化市| 西林县| 时尚| 濮阳市| 丹凤县| 陵川县| 封开县| 门头沟区| 凉城县| 汉川市| 通海县| 喜德县| 墨竹工卡县| 土默特左旗|